第二十七章 天降大功 求收藏[第2頁/共3頁]
陳德興終究在撫司衙門的參議署內見到了廖瑩中,施禮以後,便滿臉堆笑的奉上了禮單。對於陳德興的這番做派,廖瑩中倒是大感不測。他和陳德興之父陳淮清理是訂交多年的老友,如何不曉得陳淮清的心氣?而陳淮清的兩個兒子固然所學各有側重――陳德興重武,其兄陳德芳則重文――但是傲氣倒是和其父如出一轍,何時學會湊趣上官了?
如果五百餘顆韃子首級的“大捷”,大宋官家最多減他兩年磨勘,可如果一千顆韃子腦袋上去,起碼就能轉上兩官!李庭芝現在的散官階是正七品朝請郎,彆的另有個直寶文閣的貼職(館閣職,名譽性子),屬於京官(並不是在京為官的意義,而是宋人對承事郎以上,奉直郎以下文官的通稱)中的高層,轉兩官就是奉直郎,算是進入朝官這個階層了。比及兩淮得勝之時,他李庭芝應當還能轉上兩個官,到時候就是正六品的朝奉郎,已經夠資格在賈似道分開兩淮後接任淮東置製使或安撫使了……
“群玉,”望著李庭芝和梁崇儒兩人分開,賈似道又將廖瑩中喚到身邊,“那梁崇儒做事還算細心,這四百多顆首級當是不假……如此,昨日一役便是貨真價實的大捷,能夠多薦幾個官了,也給梁崇儒一個吧。”
陳德興微微一笑,曉得對方還不曉得本身立了大功――本日分開虎帳之前,他已經很盧大安一同,將斬獲和緝獲的數字報給了新來的謄寫機宜筆墨曉得,還將一個俶儻風騷的文士帶去一個個數人頭來著……估計這位姓梁的文士還在甚麼處所吐隔夜飯呢!
不過不測歸不測,廖瑩中卻冇有回絕收禮――他是奸臣賈似道的親信,天然是贓官貪吏了。
鎖廳試是專門麵對官員的解試,通過解試便是舉人(宋朝的舉人不是畢生的,而是一次性的,隻能去插手一次省試),有資格去插手來年的省試搏個進士功名了。不過插手鎖廳試的官員是不能擔負任何調派的,天然也就冇有體例分潤軍功了。
隻要有點軍事知識的人都曉得,斬首的數字必然是小於敵軍實在傷亡的,凡是隻要敵軍傷亡的幾分之一。斬了一千顆韃子首級也就意味著起碼有三千韃子被殺!而韃子的傷亡,凡是也隻要蒙古漢軍的幾分之一。如果三千韃子被殺,漢軍的喪失起碼上萬!
“父執乃是樞密相公倚重之人,日理萬機,身子不免勞累過分。現在氣候轉涼,恰是滋補強身的好時候兒,小侄家中的生藥鋪子日前得了些蔘茸虎骨,本日恰好拿來給父執補補身子,聊表些情意。”
而之前戰報不過是斬獲五百來顆韃子頭,自損卻過了一萬!這等戰績要說成大捷實在是牽強了些。但是武銳軍卻俄然拿出四百十一顆真韃子的首級,加上之前的五百多,往上報一千都冇有甚麼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