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遷新都天子守國門[第1頁/共2頁]
二人來到小林子邊沿時,荊竺躬身施禮辭職,不遠處的田奕趕緊過來,正想跟荊竺說話就聽到天子的聲音。
“你不怕?”
荊竺看得出這位天子的興趣已經淡去,便不再多言,正籌算起家辭職。
“荊竺自幼渙散,貧乏束縛。”荊竺從速起家,“聖者,耳聰口敏,通達事理;聖(聖),又可解為‘耳口之王’,廣開言路,兼聽則明。”
“朱將軍隻需五個字便可讓天下臣民同一熟諳。”
“我明天穿的也是布衣。”朱棣抬了抬衣袖,“還望先生不吝見教。”
“先生何故出言不遜?”
“羅山!”
“朱將軍不以為武帝是一名好天子嗎?”荊竺話鋒一轉。
“先生請在此自便。”田奕領著何羅閃等三人前去見駕。
“諸事自有史官秉筆挺書。”荊竺道,“小民模糊記得,唐貞觀四年,天下處決死囚隻要二十九人,貞觀七年也隻是二百九十人。”
“先生對遷都之事有和觀點?”
“朱某記下了。”朱棣點點頭,“另有嗎?”
“朱某至心請教,請先生直言!”
“怕,但是怕也冇用,來都來了。”荊竺道,“何況,因言開罪的不但是小民一人。”
“三年前已經改‘安北國’為‘交趾佈政使司’。”
“先生如何對待這戰事?”朱棣轉移了話題。
“你有傷在身,唐文舉和柳亢的家人就由你照顧。”朱棣說道,“分開北地另尋去處安設,地點由你選,無需回奏。”
“你們去吧,田奕會和你們聯絡!”
“先生是指方孝孺?”
“甚麼是好天子?”朱棣的神采稍稍和緩了一些。
朱棣起家施禮,“先生可情願入宮?”
“朝廷固然設立了奴兒乾都司府,卻絕少主動反擊。”荊竺道,“漢朝衛青長於以戰養戰,又有冠軍侯霍去病率輕騎尋覓戰機,勇於深切用兵,今後邊疆再無騷擾。”
田奕正要拜彆,又聽得朱棣說道,“另有一事。”
“我敢做,你敢寫嗎?我做了,寫甚麼成心義嗎?”朱棣輕聲反覆唸叨著,俄然神采一變,“先生有所指?”
“朱某是個武人,也曾聽到些先人對武帝的評價。”朱棣說道,“先生可否說一說?”
“臣遵旨!”
“但是交趾多次幾次,如若朝廷決意天下安寧,當委派得力官員駐守,效仿太祖設立衛所,從各衛所征調軍士鎮守,永絕後患。”荊竺道,“除非朱將軍用心捨棄。”
“唐文舉、柳亢聽旨!”朱棣說道,“擢升你二人千戶之職,抽調赫連衛及陽原暗衛前去交趾佈政司,三年後回京述職。”
“臣遵旨!”
“朱將軍是說‘武帝’而非‘武後’,這本身就是一種評價。”
“三位有功卻未得封賞,是否心有怨氣?”朱棣麵色冷峻。
“先生以大唐比我大明,是想朱某做個好天子?”朱棣的眼神竟然溫和了些。
“小民冇有指誰,隻求朱將軍善待讀書人。”荊竺道,“常言道,上馬安邦,上馬治國,朱將軍應當聽過這句話的。”
“他日如有緣,朱某當再向先生就教。”朱棣起家,做了個請的行動。
“聖上既已決計遷都順天府,當儘晨安寧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