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1頁/共3頁]
砰地一聲,高嶽將案幾重重一拍,倒將張駿驚得收住了聲,有些惴惴的望著高嶽。
鑒於秦公的強大氣力和顯赫職位,另有交界而鄰的地理位置,張茂冇法不顧及高嶽的態度,此次主動示好的初次獻禮,也不成謂不昌大。依著張茂本身的猜度,憑動手劄和厚禮,雙管齊下,可保高嶽承認他的職位,起碼保持默許。想想也是,何必為了一個失魂落魄的喪家小犬,而非要固執獲咎業已上位氣力薄弱的既得好處者?再說白了,人家本身的家裡事,與你外人何乾?
高嶽早餐還冇進食,不過早已渾然健忘了饑餓,他隻感覺腦中神經不斷緊跳,又感慨道:“王將軍真忠臣也!卿既欲效申包胥之哭秦庭,寡人便當為卿再賦《無衣》。”
張駿仍舊蒲伏階下,還在哀號道:“……田齊名號滅寇,實則受命要行滅口之事。奸叔張茂,刻毒至此。臣侄身逢喪亂,勢單力薄悲忿欲死,還虧王將軍不忘故主,忠心護持,才氣一起逃出世天,保住殘命來拜見秦公。而天下之大,也唯有秦私有氣力、有故情、有聖明公理之心,能夠為臣侄來主持公道。”
因而高嶽對胡崧等雍州文武,略作交代,本身帶了張駿等人,敏捷分開了禮泉,直奔襄武,好做進一步安排。剛安設好張駿,回到秦公府,早有涼使將涼州牧、西平郡公張茂的親筆手劄呈了上來,信中卻說舍侄年幼,被用心叵測的部屬引誘,導致心神昏悖無常,口出譫語,還望秦公將張駿遣返回姑臧,並捕送罪將王該。信中表示,現在涼州因為先公離世的不安狀況,早已穩定下來,但願秦公能夠保持睦鄰友愛乾係,同時持續支撐他張茂。
當下高嶽聽聞涼州劇變,不免大為動容,又傳召王該出去細問,公然毫無忽略之處,不由既驚且怒。他宿世閱史,記得晉末時候,涼州張寔彷彿確切是被刺身亡,而以後公然是張茂兄終弟及,並且張茂治國有方,發揚光大了父兄的遺業,進一步奠定了涼國西方霸主的安定職位。且臨終後果為膝下無子,又將王位傳回給了侄子張駿,而博得了當時及後代對張茂有明主的佳譽。
因而兵發涼州、討伐張茂的決定,就此被製定下來。至於軍隊,冇甚麼可說的,主君一聲令下,便就所向無前,縱使刀山火山也毫不畏縮,受命出征乃是本分。且本部秦州軍,此前東略雍州無功而返,都感覺悻悻然,此番聽聞要西向涼州,反倒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夏州軍乃是前州主韓雍,從無到有一手組建精煉而成。參軍官到兵士,個個皆是雄猛魁偉的塞北大漢,上得戰陣統皆悍不畏死,特彆曾顛末剿除高低河套盜匪劇賊、攻打劉虎鐵弗部、拓跋鮮卑部的係列實戰浸禮,戰力愈發微弱,固然夏州軍總數隻要三萬人,但征、鎮塞北,遠近敵手皆是心存害怕,不敢主動攖其鋒芒。此番接到高嶽指令,新州主樊勝極其正視,嚴厲交代遠赴涼州務需求一戰便打出夏軍的氣勢,甘願丟命不能丟臉,隨即讓正副都護楊韜、彭俊親身帶領一萬精銳,兼程南下,氣勢洶洶徑直往姑臧城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