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碧血劍(65)[第1頁/共5頁]
梁廷棟給這番話嚇怕了,因而和溫體仁商討設法減輕處刑,改成袁崇煥淩遲,七十幾歲的母親、弟弟、老婆,幾歲的小女兒放逐三千裡。母家、妻家的人就不纏累了。野史上說袁崇煥無子孫,袁氏家譜記錄說袁有三個兒子。“膚公雅奏圖”繪袁乘船北上,有婦女二人、兒童一人相送,或為其妻妾及子。有說袁妻在袁身後投江他殺,袁鈺有吊袁督師詩十六首,此中雲:“弱弟問每天已醉,寡妻赴水水無聲。”[113]
當時朝臣當中,約莫七成憐憫袁崇煥,其他三成則擁戴天子的意義,此中主張殺袁崇煥最力的是首輔溫體仁和兵部尚書梁廷棟。
滿桂軍隊最後敗退到北京時,軍紀不佳,在城外擾民(因為城頭開炮,不知是用心還是技術不佳,打死了很多滿桂的官兵),北京百姓不分青紅皂白,把罪名都加在袁崇煥頭上。
這時祖大壽、何可綱等獲得袁崇煥獄中手書,又還兵來救。皇太極對袁部終是顧忌,感到後路所遭到的威脅嚴峻,因而並不打擊北京,寫了兩封媾和的信,放在安寧門和德勝門城門口,取道冷口而還遼東。
申甫的所謂“車營”,是崇禎在惶急中所做的很多好笑事情之一。申甫本來是個和尚,異想天開的“發明”了很多新式兵器,包含獨輪火車、獸車、木製西式槍炮等等,自吹效力弘大。崇禎信覺得真,當即升他為副總兵,發錢給他在北都城裡招募了數千名販子地痞,建立新式兵器的戰車軍隊。大學士成基命去檢閱新軍,以為決不成用,崇禎不聽。皇太極回師攻來時,這個戰車軍隊出城比武,一觸即潰,木製大炮自行爆炸,和尚發明家陣亡。
袁崇煥的罪名終究肯定了,是說不清楚的所謂“謀叛”。崇禎始終冇有叫楊寺人出來作證。擅殺毛文龍和擅主和議兩件事來由太不充分,崇禎不管如何難以自圓其說,終究也不提了。本來定的處刑是“夷三族”,要將袁崇煥百口、母親的百口、老婆的百口都滿門抄斬。餘大成去恐嚇主理這個案子的兵部尚書梁廷棟:“袁崇煥並非真的有罪,隻不過清兵圍城,皇上大怒。我在兵部做郎中,已換了六位尚書,親目睹到冇一個尚書有好了局。你做兵部尚書,怎能保得定此後清兵不再來犯?本日誅滅袁崇煥三族,形成了先例,清兵下次再來,梁尚書,你顧一下本身的三族罷。”
嘉靖年間,曾有過一個近似的馳名例子:在徐階的主持下,終究扳倒了大奸臣嚴嵩、嚴世蕃父子。他父子入獄後,嚴世蕃非常工於心計,在獄中設法放出氛圍,說彆的事情我都不怕,但如說我害死沈煉、楊繼盛,我父子就難逃一死。三法司聽到了,公然入彀,便以此定為他的首要罪名。徐階看了審案的定稿以後,說道:“這道奏章一上去,嚴公子就無罪開釋了。”三法司忙問啟事。徐階解釋來由:殺沈楊二人,是嘉靖天子下的特旨,你們說沈楊二人殺錯了,那就是指責皇上的不是。皇上怎肯認錯?成果當然開釋嚴世蕃,以證明天子永久精確。三法司這才恍然大悟,因而胡亂加了一個“私通倭寇”的罪名,就此殺了嚴世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