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2頁/共3頁]
老管家天然是不清楚榮柱心中的所想有多彎繞,這一聽榮柱已下了令,自不敢有涓滴的怠慢,忙不迭地應了一聲,自去安排相做事件不提。
“不,讓穆寧代老夫出迎好了。”
一聽弘晴到訪,榮柱的手不由地便是一顫,一滴墨水便已滴落在了宣紙上,一副將近完工的畫當即就毀了,心疼得榮柱眉頭都舒展了起來,呆立了半晌,而後沮喪地長出了口大氣,順手將筆擱在了筆架上,儘是不悅地轉回了身子,掃了老管家一眼,卻並未說見還是不見,隻是一味低著頭,在書房裡不緊不慢地踱著步。
有賞天然就有罰,老爺子一道聖旨下來,賞的都是三爺一方的人馬,至於板子麼,天然是狠打在了河南大小官員們的屁股上,從巡撫榮柱到下頭的各道府一個都冇漏,不是被申誡,就是被罰俸,要不就是考成被記上了個大汙點,而最為不利的王萬裡更是被一擼到了底,回家賣紅薯去了,餘缺由三爺保舉的原淮陽知府梁緒文繼任,全部河南宦海可謂是哀鴻一片——救災乃是苦差,事兒冇少乾,可挨的板子倒是重得能夠,當真是天不幸見的,這不,就連榮柱這個夙來講究儒雅的封疆大吏都借病躲自家府上舔起傷口。
三爺有顧慮,這一點,弘晴能夠瞭解,畢竟此事牽涉麵極廣,並不是簡樸一句話便能成事的,不說彆的,光是靠著運河用飯的幾十萬人,諸如船工、船埠伕役、船丁,巡河官兵等等都須得妥當安設,再算上糧道、河道等官衙的調劑,絕對是樁浩大煩瑣之工程,也不是三兩月便能擺得平的,再有了,各方權貴在運河上都有著不小的好處,不在大朝上好生撕扯上幾次,這事兒明顯冇法定盤,稍稍放後一些動本倒也不是好事,擺佈事情先行做了去,真到要動時,也能有個說頭不是?有鑒於此,弘晴倒是冇與三爺就此事多囉唕,接下來幾日裡,一邊籌辦著相做事件,一邊靜候聖旨的到來。
爵位當然是好東西,弘晴但是喜好得緊著,倒不是妄圖那一年八千兩的俸祿,實際上,就弘晴眼下的身家,早就不將萬把兩的銀子當一回事了,要的就是阿誰彆麵,冇說了,今後老十等人要想再在弘晴麵前擺譜可就不輕易了——照朝規,一旦弘晴行了長輩之禮,那些阿哥們隻要爵位冇高過弘晴,那可就得規端方矩地行禮,若不然,就是失禮,一本參將上去,可充足哥幾個好生喝上一壺的,換而言之,得了貝勒的爵位,弘晴就有了跟眾阿哥們劃一對話的權力,而這,於弘晴來講,天然是功德一件,意味著他已是能夠堂堂正正地在朝堂上大展拳腳了,再不必常常打著三爺的燈號言事,當然了,資格歸資格,弘晴倒是不會對勁到失色之境地,畢竟眼下真正要奪嫡的人是三爺,而不是他弘晴,這個主次乾係但是千萬不能混合了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