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開啟青少年智慧的150個創意故事 - 第16章 慧眼識珠,捕捉靈感 (3)

第16章 慧眼識珠,捕捉靈感 (3)[第1頁/共4頁]

有一次,他和父母一同去旁觀文藝演出,舞台上的演員在扭轉時,長裙的下襬像傘一樣緩緩伸開了。他的腦筋中立即閃現出了使雨衣不貼褲腿的靈感,“對,如果雨衣也能像裙子那樣伸開,題目不就處理了嗎?但是,走路又不能扭轉,這如何辦?”回到家裡,他麵前還是扭轉著的長裙,目光卻落到了一隻塑料救生圈上,終究,靈感又一次幫忙他處理了困難:將雨衣的下邊做成一隻救生圈,穿的時候吹足氣,不就不貼在身上了嗎?“充氣雨衣”出世了,他是以獲得了第一屆天下青少年科學締造發明比賽一等獎。

找塊墊腳石

誰也冇重視到,“日環食”這一資訊成為瀋陽市東陵區53汽車零件廠的贏利機遇。

一天,有位小門生放學回家正值大雨滂湃,這位小門生固然身著雨衣,但是雨衣貼著褲腿,雨水順著雨衣灌滿了兩隻鞋。這類景象,對於穿雨衣的人來講太熟諳了,誰還會對此提出疑義呢?或許是小孩子更易胡想,或許是小孩子更少成見,他展開了想像的翅膀:“有冇有體例讓雨衣不貼身呢?”這個題目一向在他腦中迴旋。

一個智商很高的人,必然是一個長於發明機遇的人;一個智商很高的人,必然是一個充滿靈敏目光的人;一個智商很高的人,也必然是一個開辟型的人才。如許的人必然會在群雄逐鹿的市場合作中穩操勝券。

16世紀中葉,意大利的沃爾塔發明瞭傳統的化學反應電池。體例是把銀片和銅片浸入水中,向水中加金屬鹽,連接兩個金屬片的電線就產生出電流。但這類體例也出缺點,它產生的電流不敷穩定。

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豐田公司亞洲代表山田信一來華考查。當他坐火車路過這個小山村時,聽到這個故事,他被仆人公罕見的貿易腦筋所震驚,當即決定下車尋覓這小我。當山田信一找到這小我的時候,他正在本身的店門口跟對門的店東吵架,因為他店裡的一套西裝標價800元時,一樣的西裝對門就標價750元;他標價750元時,對門就標價700元。一個月下來,他僅僅批收回8套西裝,而對門卻批收回800套。山田信一看到這景象,覺得被講故事的人騙了。但當他弄清楚事情的本相後,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禮聘他,因為對門阿誰店,也是他的。

科學研討,老是之前人的研討服從為起點。貝克蘭破鈔了很大一段時候,查閱有關的論文和嘗試陳述。在一本發黃的雜誌上,貝克蘭看到一則報導:19世紀70年代,德國化學家貝耶爾發明甲醛和苯酚能夠產生化學反應。貝克蘭從這裡遭到開導。他決定反覆貝耶爾的嘗試,看看甲醛和苯酚到底“相處”得如何樣。

資訊裡的機遇

小牧童幾次試了幾次,每次都使他感到很鎮靜。因而他就把這類香噴噴的、有很好提神感化的東西當飲料,來接待鎮子上的人。今後,一種新的飲料就出世了,並很快傳遍了天下各地。這類新的飲料成了人們共同愛好的東西。大抵是因為它起首是從凱夫小鎮傳出的,人們就叫它“凱夫”。久而久之,“凱夫”被它的諧音“咖啡”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