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張鼓峰事件(第一更)[第1頁/共3頁]
8月1日,鑒於駐蒙兵團在此前的戰役中多次受損,令皇軍蒙羞。經大本營決定,駐蒙兵團縮編為駐蒙軍,劃歸華北方麵軍直轄。其原批示官後宮淳中將本日起調返國,新編駐蒙軍司令官由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兼任。
固然此次日軍傷亡慘痛,但是駐蒙軍元氣未傷,第16師團和第26師團幾近保持著全盛狀況,要不是晉察冀軍區和120師等部俄然脫手的話,後宮淳是不管如何也不會撤兵的。
因而乎蘇日兩邊就此事展開了構和,大本營的外扳構和目標是要求蘇聯撤兵。為防備萬一,又號令靠近這一地區尾高龜藏的朝鮮軍第19師團出動。該師團常駐朝鮮北部,其任務是籌辦對於蘇聯,而不是對中國作戰。
同日,日本大本營陸軍部號令駐朝鮮的日本軍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將集合所屬軍隊待命。朝鮮軍司令官號令駐羅南的十九師團長尾高龜藏籌辦出兵,節製國境線,並擺設步兵4其中隊、山炮兵2個大隊和野戰重炮兵1個大隊。
日軍大本營之以是在這個時候俄然下達如許一道奇特的號令,倒不是大本營怕了馬錚所部,而是北方出事兒了。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二百一十一章:張鼓峰事件(第一更)
數今後,日軍鬆島伍長和伊藤軍曹等一行3人,扮裝成朝鮮族農夫,到張鼓峰四周窺伺蘇方軍事設施。由住防川的住民金海南和高雲八帶路,進入蘇境後,讓金、高二人巡查,鬆島、伊藤等人分頭繪蘇邊疆軍事設施圖。被蘇邊防軍發明後,鬆島被擊斃,其他2人逃遁,這是張鼓峰事件的導火線。
同時為了應對日軍能夠呈現的打擊,蘇軍也加強戰備,並在張鼓峰西坡修建防地。
駐蒙軍終究還是退了,在開戰第五天的時候全縣撤退了,此戰從開端到結束也不過持續了五天的時候,終究以日軍敏捷被毀滅一起,打殘一起,丟掉一座省會而結束。
恰是因為這些根據。以是偽滿洲國以為張鼓峰和沙草峰是本身的國土,把它劃入了琿春縣界。但是因為偽滿洲國根底未穩,且境內抗聯軍隊幾次反擊,是以對於這一帶的並邊界並未正視,更冇有兵力駐守,隻要少數國境差人巡查。處於半開放狀況
是役,綏察抗日按照地殲敵一萬五千多人,此中日軍占到了半數擺佈,擊斃日軍中將一人,再次獲得大捷。
張鼓峰,位於中蘇鴻溝線上。這座海拔僅為155.1米的小高地東麵和北麵是長池和波謝特平原,西北與沙草峰相連,西南與141.2高地相望。南麵是防川村駐地,東南約2.5千米處是中、俄、朝三國的交界處。
日軍雖說疇火線撤兵了,但是卻敏捷向以包頭為中間的綏西集結重兵,以防馬錚所部篡奪全部綏西地區,這讓馬錚趁機一舉光複綏遠的慾望落空了。
31日夜12時,日軍在朝鮮的洪儀裡向張鼓峰開炮,第一發落在張鼓峰北坡蘇聯國土上,第二發落在張鼓峰頂,第三發落在張鼓蜂西坡。日軍一個大隊於淩晨4時40分攻占了張鼓峰。另一個大隊在炮火保護下於晨6時攻占了沙草峰。日軍又向哈桑湖地區打擊,張鼓峰事件終究演變成了實際的流血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