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小康熙穩紮穩守,老闖王最後一搏!(求訂閱,求月票)[第1頁/共5頁]
有三十萬八旗兵,還怕耗不過吳三桂?
不過今兒端方有點改了,當大臣們到達乾清門外的時候,就瞥見乾清門正中已經擺上了禦榻,榻後立了屏風和表案,看這意義,今兒皇上是冒著砭骨的北風,在乾清門搞一次禦門聽政了或許還要操縱這個機遇向大師夥兒宣佈甚麼要緊的事情吧?
就算不拿小天子、吳三桂、嶽樂這些人和《三國演義》內裡的人物對號入坐,單說這個禦駕親征,就有點讓人擔憂了小天子又不是頓時取天下的創業之主,兵戈上癮,好戰成性,上陣兵戈就是小我愛好。小天子是打小在宮裡頭長大的安閒天子,他都要禦駕親征了,這情勢能好得了?
李自成一笑:“澧州哪有襄京好?額想讓你們先取澧州,是因為澧州輕易篡奪,又偏居一隅,不輕易引發韃子朝廷的重視。而襄陽是鐵打的城池,額們很難啃得下來。但是現在吳三桂既然想要聲南擊北,那麼澧州就會變成韃子雄師南來後先要攻打的目標,額們死守在澧州可不劃算,還是得來個渡江北上.讓吳國貴和韃子在湖南膠葛,額們往襄陽去搏一吧.即便不成,隻要吳應熊拿下了襄陽,額們退而求其次,去拿下德安、信陽,將大彆山、桐柏山變成額們的按照地,應當也冇有多難。”
和後代電視劇內裡一堆頂戴花翎的大臣站在一個大殿內裡上朝不大一樣,康熙喜幸虧室外上朝——當然了,大臣在室外,他就不必然了。
“皇爺所言極是不曉得皇爺籌辦出兵多少?”
一十八人取個州城.還保守!要有個一百零八豪傑,他是不是就要攻打北都城了?
“不是襄陽,是襄京!”李自成俄然打斷了劉一虎的話。
“快了,快了”李自成道,“額們明天就下山,先去一趟澧州城,然後再南下打安福縣!”
至於澧州守城營,更是老明軍的根柢,給丟在澧州這個小處所混日子,當官的就曉得吃空額喝兵血,從戎的更不會好好乾,全都有各自的謀生.並且都在盼吳三桂的兵打過來。額用一十八人取澧州,提及來還是保守了!”
這事兒聽著總感受有點不對啊!
李自成大喜道:“額這邊還藏了一批甲冑和兵器,充足一千人用,加上你運來的五百套甲冑,一千五百甲士都能湊出來!”
看來老李最喜好的事情還是造反乾起來就有使不完的勁兒啊!
就這氣溫,這時候,大清朝廷上最頂級的那些官僚,也不得不起個大早,跑到乾清宮的禦門以外,忍耐著一陣陣砭骨的北風,等著那位大清小聖主坐到乾清門底下聽政。
“先去澧州?是要在澧州叛逆?”劉一虎問,“為甚麼不是先取石門?”
“用不著這麼多,”李自成笑道,“小小一個澧州城,那裡用得著二百精兵?澧州的阿誰守城營內裡都不曉得有冇有二百個綠營兵?”
李自成道:“一虎,你如何胡塗了?造反起事講究一個俄然發難,乘機而動,如何能約了時候?不瞞你說,額早就已經派來順帶著十七條豪傑扮裝去了澧州城,他們隨時都能夠起事額們就在這裡聽動靜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