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 109 章[第1頁/共4頁]
黎池兄弟四人顛末兩個半時候的步行,終究在入夜前走到了家。
那一套書但是用家中大半存款換來的,是這個家中最值錢的東西了,黎池連洗筆和喝水都不敢在本身的房裡,恐怕弄濕書冊。
小孫兒兩三歲時就表示出了好學的一麵,他經常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且沉得住氣一寫就是好久,直到把兩條短腿給蹲麻了,然後一屁股墩兒坐到地上去。
黎河和黎湖也將他們如何貨比三家、買到家裡人讓買的針頭線腦的事,細心說來,家裡人對他們有褒有貶,還傳授了一些訣竅。
謄寫《通史》的37兩6錢酬謝,再加上謄寫《燕律》所得的57兩6錢,黎池抄書的這一年多以來,統共掙了95兩2錢銀子。撤除筆墨紙硯的約莫耗損,最後賺了約70多兩銀子。
被圍著的黎池在內心一笑,他現在真像隻耍戲的猴兒。不過就跟‘下雨天打小孩——閒著也是閒著’一樣,白日忙完後閒著也是閒著,逗逗猴兒(小孩兒)作作樂也是個消遣。
在又一個年底到來、距過年隻十來天時,黎橋和黎棋陪著黎池一起,將《資治通史》的樣書和黎池手抄的一起背上,去到縣城的四寶店換返來五十兩的押金,以及拿到了撤除裝訂費後、47兩售價的八成即37兩6錢銀的酬謝。
黎家祭祖的端方是十四成丁以上的男性族人插手,黎池才十歲就冇去祭祖。等大堂哥黎江祭祖返來後,給他講了祭完祖從祠堂出來時,他爺爺、他大伯二伯和他爹的嘚瑟樣,語氣昂揚地逢人就誇耀。
固然黎池年紀小是弟弟,可直到前不久黎河和黎湖兩人都還在他部放學習,笑鬨時還稱呼他‘小池子先生’,這讓兩人對黎池有種天然的畏敬。“好好,到時我必然細心翻閱。“”我也是,我也要學習小池子你的學習態度!”
四人吃著家裡留給他們的晚餐,一邊答覆家裡人對他們縣城一行見聞的題目。
二伯黎林:“來看看我們家的小文曲星寫字如何……”
黎池出世於貞文三年的仲春初三,一年後即貞文十五年仲春初三――文曲星誕辰日那天縣試開考,而那一天也剛好是他滿虛十三歲的生日。
這套書明顯不成能像《燕律》那樣,謄寫六遍最後都抄得能夠默寫出來了,他在抄完一遍《通史》後,又花了約二十天的時候,有挑選性地精讀了一遍。
虛歲八歲的黎河客歲冬裡纔開端跟著爺爺黎鏢讀這書,一遍還冇讀完,有些字句不會認,“‘戶封八縣,家給千兵。’然後是‘高冠陪甚麼,驅甚麼振甚麼’……”
黎鏢當然曉得讀書的好處大。都城的四堂哥因為會讀書,竟做了比縣令還高好幾個品級的大官;當初和他一起讀書的黎欽讀成了童生老爺,就被選為了族長;族學裡的先生讀書考上了秀才老爺,這才氣當來錢多又輕鬆的教書先生。
隻是,他還是半大少年時,都城堂叔家的四堂哥考中進士老爺,給族裡購置了一百畝學田,族裡因而讓年紀還不大的後輩都去讀書,說不定也能讀出一個光宗耀祖的進士來,當時他也被送到了族學去讀書,讀到兩年纔讀完一本《千字文》,看著他實在不像是根讀書的苗子,這才讓他返來持續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