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梟雄末路 十一[第1頁/共2頁]
“冀州之戰二將軍大戰許褚某就在陣上觀戰,此人之勇武如同獅虎,將之與惡來典韋並稱名副實在,慈自問不能勝之,當世亦恐隻要陛下與三將軍可力克服之,現在二公子能夠戰而勝之慈自愧不如,確如張兄所言天縱之才。且不但武勇其領軍之處亦很有陛下當年之風,稍假光陰就是大將之資,現在太子坐鎮北平施政有法,魯王軍陣當中威名儘揚,當真虎父無犬子!”見張燕提及劉信,太史慈點頭言道,冀州之戰他是親曆,二公子又曾在其麾下,他算是最有發言權了。
趙雲、徐晃、太史慈皆是當世頂尖一流的戰將,名列風雲十八將,他們共同的判定自不會錯,不過縱使三人現在也想不到今後劉信達到的高度,他的武勇統軍之名不但僅限於大漢,更真正的是天下得聞!
“常山王智囊所言極是,此番荊襄之戰敬方確是承擔最重,遼東軍白虎營亦皆不愧能攻善守之名,三將軍智囊子義此去可將玄武鐵甲帶去一半士卒,不管攻守之間都有莫大功效!”太史慈接令便要前去點軍,他求戰心切的心機同為大將的徐晃與張燕又怎能不知?不過所謂救兵如救火,早的一刻便是一刻,既然玄武重甲臨時冇法在襄陽城下揚威倒不如將之用在最關頭的處所,公明此言也是出於一片公心。
“孫伯符周公瑾一去,這荊襄戰局定矣,曹軍伶仃無援絕非我軍敵手,陛下攻心之法現在觀之功效不凡,我軍亦不必急在一時而下襄陽,常山王,眼下之局還當再調精銳聲援敬方,蜀中敗軍一至怕官道之上需再有一番血戰!”看過趙雲遞來的天子手劄,郭嘉微微沉吟便出言道,時勢至此可說大局已定,但越是此時就越容不得半點忽視。
襄陽城頭之下漢軍的鼓吹守勢越為越甚,在幾位統領的嚴格要求下,賣力宣讀家書的士卒們也找到了感受,一封封帶著離情彆緒的手劄被他們朗讀的聲情並茂,更有甚者黃衫營統領張燕還找來了幾個嗓門宏亮的保護女兵前來助戰,相對與男性的渾厚女聲當中帶上了幾分美好與哀傷,更能將那種家人的思念與依托襯托的淋漓儘致。當時張燕有言將敵軍讀下淚來隻是一番笑言,可此時卻成了不爭的究竟。
“恩,酒未到口,還防失手,陛下常言勝利在望不等若勝利在手,倘若我等此時掉以輕心導致戰局失策乃大過也,曹孟德絕非其他可比,不能與其任何翻身的機遇,敬方與信兒及數軍士卒久戰勞苦,我軍當有強將前去纔是,便在全軍當中再挑一萬精銳,須得善走山路之兵,子義,由你統軍如何?”趙雲聞言麵色謹慎的點了點頭,隨即便做出了安排,攻城戰作為攻防必必要保持上風的兵力來包管本身守勢的連綴不斷和賜與對方持續不竭的壓力,但以眼下情勢來看荊南軍一去曹軍已是孤軍,漢軍守勢不必急於一時,郭嘉之言也就是今後而發,看了看眾將趙雲第一個點的就是東萊太史慈,言語當中亦極具豪氣。
現在再看趙雲徐晃那一群漢軍軍將,他們的麵色比之剛纔的輕鬆又多了幾份憂色,天子與賈智囊親往江陵彈壓小霸天孫策,動靜傳來此處的荊南士卒已經開端後撤往江南而去,周倉將之稱為天子之威眾將亦是同意,劉毅百戰百勝的申明加上現在漢軍的強勢足可使得任何敵手麵對龐大的壓力!孫策周瑜此舉看似逞強可徐晃太史慈張燕等統軍大將也皆可看出他們退兵也是眼下儲存本身最為實際的計劃。天子親去輔以麴義的烈火軍與華雄的西涼營,誰也不會看好荊南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