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道之一字[第1頁/共2頁]
太上慢悠悠地回道;“此香乃我用萬年沉香製成,七日剛好燃儘一爐。”
“有欲”(有目標性)便能夠主觀地抓住事物的本質。
小島由八座金橋相連,島上有一八門金玉庭,這八景宮融於六合,內含乾坤,外聚斑斕,乃是高山起高閣,包裹仙極崖而建,外有景,內有有,景中有景景含景。
“無”是六合的本始,“有”是萬物的按照,太上用“無”和“有”指稱“道”,表白“道”由無形質落實向無形質的過程。
接著三個聲音接連響起:
“道友,未..有..所..得?”
金光消逝,也就幾個呼吸的工夫,這讓義虎暗自乍舌,三清不愧開派教主啊,這洪荒地大物博,奇異靈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呐!
博愛萬物,六合一體。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覺得和。六合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義虎頓了頓又道;“我與通天賢弟以歌結緣,又因女媧妹子而結識三位,來此作客,得嘗仙果,借其妙用有了悟道之機,可惜,如夢似幻,醒來不知本身是誰,悟得空空,不曉得為何物?修之為何?固不由感喟。”
很久,一聲感喟響起;“唉!”
本來三清不知何時已經醒來,義虎聞聲回過神來,看著三張木頭臉,並未應對,反而向老木頭問道;“太上道友,我醒來時,觀爐中之螢火將息,不知過了幾日?”
“道”既是產生六合的萬物的總本源,又是在六合萬物當中作為六合萬物存在的按照,或者說是六合萬物存在之本體,而六合萬物則是本體之“道”表示的形形色色的征象。
說話的工夫,義虎便上了小島,進入天井,隻見院內仙珍靈根數不堪數,朝氣盎然,仙獸精靈玩耍玩鬨,其樂融融。中心水池上一座八角紅庭楚楚而立,八座虹橋相連,與金庭外的金橋暗合,全部八景宮八方對應,門門相對,橋橋呼應,彆具特性。
“無慾”(無目標性)才能夠客觀地看事理行走的奧妙;
“道兄,何故發歎?”
吾之道曰;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吾觀鯤化為鵬,一舉萬裡。吾觀騰蛇化龍,終為土灰。不決計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道”當然是無形而不成見,恍忽而不成隨,但它感化於萬物時,卻表示於某種規律,這些規律便是天道法例。
這個實體的道,“先六合而生”,那六合構成之前就存在,天道之上的道。
老木頭謙善一笑道;“道友過獎,這三清觀乃是我兄弟三人一起建的。”
就如許,義虎感悟著三清的道,雖不曉得,卻也觸類旁通,明白很多真諦。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知名,萬物之始也;馳名,萬物之母也。故常恒,無慾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二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