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龍爭大唐 - 第五百零九章推波助瀾(上)

第五百零九章推波助瀾(上)[第1頁/共5頁]

“是,臣等服從。”李貞下了令,一世人等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地應對了一聲,全都退出了書房。

這些天來,兩大謀士早已就此事暗裡相同了很多次,可還是冇法達成共鳴,正如納隆對峙畢其功於一役普通,莫離還是主張穩妥為上,此時見納隆進言,莫離也站了起來道:“殿下,天時在握,切不成盲動,隻消假以光陰,統統皆可儘在把握,戔戔浮名何足道哉。”

“父皇聖明。”李世民既然已下了決計,諸皇子雖各懷心機,卻誰也不肯在此時出頭與老爺子唱反調,自是大家獎飾不已。

“殿下。”

“嗯,這個天然,讓欽天監查檢察,三月初可有甚黃道穀旦,此事就這麼定了。”李世民一聽李貞之言,便知李貞內心頭並不同意春獵之舉,也不想就此事再跟李貞多加切磋,大手一揮,就將此事決計了下來,緩慢地轉移話題道:“宋州王波利處戰艦督造進度如何?能敷用否?各路糧秣現在集結環境如何?”

去歲六月初平薛延陀之戰正酣之際,李世民繞過中樞,直接給宋州(今淮陽一帶)刺史王波利下了道旨意,勒令王波利江南宣、潤、常、蘇、湖、杭、越、台、婺、括、江、洪12州的工匠,造大船六百艘以備擴大水軍征用。各州郡催逼工匠、民夫甚急,幾乎變成民變,王波利吃不住勁,扛到了十月便扛不住了,一紙急件將事情捅到了李貞處,要求調劑進度、縮小造艦範圍,李貞這才曉得老爺子曾下過這麼道旨意,為了此事,李貞調集諸宰相專門議過了,最後瞞著老爺子承諾了王波利的要求,將本來老爺子聖旨裡製定的六百艘大型樓船戰艦減少到了三百艘,同時給王波利專門撥去了一筆款項,用於安撫民氣,此事的全部過程都未曾稟明老爺子,此際一聽老爺子問起此事,李貞神采雖穩定,可眼中卻緩慢地掠過了一絲精光,沉吟了一下道:“父皇明鑒,臘月前王刺史曾來急件,言及工程太緊,資財不敷利用,民氣不穩,恐有民變,兒臣與諸臣工商討以後,已撥賦稅十萬貫予王刺史濟急,並酌情刪減造艦之範圍,事情尚在辦理中,尚將來得及報告父皇處,此兒臣之瀆職,請父皇恕罪。”

“貞兒,本日所議之事便都交由爾去辦理好了,罷了,朕乏了,爾等道安罷。”李世民哈哈大笑地起了身,下了逐客令。

“父皇明鑒,兒臣軍略不及父皇遠甚,較之太子殿下也大有不及,然兒臣身為人子,為父分憂乃當然之事,日夜苦思,偶得二策,不敢敝帚自珍,還請父皇及太子殿下賜正。”李泰一反昔日的神情活現,表示得極其的謙遜,洋洋灑灑地一通子廢話以後,這才麵色凝重地開口道:“父皇,兒臣覺得前兩番征高句麗不堪,非戰之罪也,實是糧秣不敷用之故,若能有所改良,想那高句麗小寇再如何猖獗,又豈是我大唐強軍之敵手,兒臣覺得父皇大造樓船,非為運兵故,實乃為運糧也,現在宋州王刺史那處雖冇法定時趕出進度,然,想來半數尚是有的,所缺並不算多,兒臣聽聞萊、廣、越、洪等本地諸州海貿流行,官方樓船浩繁,若以朝廷之名義征集,給足賦稅,使之運糧入遼東,似有可行之處,此為其一;其二,兒臣深思前兩番撻伐,皆一麵推動,雖有兵分數路之策,卻未能達成前後夾攻之勢,若能使一大將,領數萬雄兵渡海至新羅,合新羅之兵,從後擊之,當有奇效,此皆兒臣所思,一定能準,還請父皇聖裁為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