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頁/共2頁]
長春宮和太極殿,都屬西六宮,太極殿在長春宮南邊,緊挨著長春宮,不過,二者本來並不連通,連在一起,是文宗手上的事兒。
小天子。
不過,全部紫禁城裡,對聖母皇太後出居天津,最為鎮靜的那一名,還不是這班寺人、宮女、蘇拉。
另兩位徒弟,關卓凡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翁同龢獨力難支。小天子的功課,實在叫“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
辛酉政變後,兩宮迴鑾。彼時兩宮垂簾,為看折、辦事便利,兩宮皇太後決定住在一處,“合署辦公”。西六宮、東六宮,一座座宮殿看疇昔,此中麵積最大的“長春宮+太極殿”,天然成為不二之選。
生母離京兩百裡,眼神再好,也覷不著他的影子;手伸得再長,也揪不著他的小辮子,固然本身還呆在四方城裡,但倏然之間,小天子就有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之感,心花怒放,無以言喻。
咦,這句話怪怪的,我是聽誰說的?呃……是阿誰姓關的嗎?
小天子打小就同生母不親,年紀愈長,狀況更甚。
現在,嚴母出居,宮裡邊兒,隻剩慈母,再也冇有人來罵我、管我了,我還不手舞之,足蹈之?
聖母皇太後的嚴肅,天然不止於長春宮,東六宮、西六宮,南三所,北五所,全部紫禁城都算上,統統執事人等,見到她,都像老鼠見了貓,就是鐘粹宮的人也不例外,喜兒這類在母後皇太前麵前一等一的紅人兒,跟聖母皇太後說話,也是謹慎翼翼的。
很快,大夥兒發明,這個為便利而行的“合署辦公”,一宮二主,相互高低都十彆離扭,實在帶來了更多的不便利;而即便兩宮分開居住,有甚麼事兒要商討,你來我這兒,或我去你那兒,也冇有甚麼太大的不便利。
慈禧對小天子的功課督責極嚴,但是,小天子本就不是一塊“進學”的料,相稱長一段時候內,弘德殿的差使。又以倭仁、徐桐為主,這兩位講的,不是《尚書》,就是《大學》、《中庸》。詰屈聱牙,晦澀難懂,加上倭、徐兩個,照本宣科,古板有趣,是以,他們“上”的書。底子進不去小天子的腦袋裡。
這下好了!“西邊兒”出居天津,且整整一年,後宮事件,由“東邊兒”一人主持,母後皇太後禦下極其刻薄,嗬叱人都是少有的,笞杖下人,更是向來冇有過的事兒,大夥兒的日子,可不是大大的好過了?
*(未完待續。)
紫禁城裡,浮動著一股莫名的喜氣,大師常日見麵說話,臉上都掛著一種心照不宣的笑容。
唉,做為一名母親,慈禧是非常失利的。
慈禧一提起小天子的功課。便又氣又急,見到小天子,便拿不出好神采來。小天子在生母麵前,十次有八次是捱罵的。偶爾功課中式,徒弟在卷子上畫了紅圈,以示鼓勵,小天子興沖沖地拿給兩宮皇太後看,慈禧卻想著“不生長他的虛驕之氣”,心下雖喜,麵上倒是淡淡的,最多說一句,“這也罷了”。
因而,小天子對“上書房”愈發提不起興趣,功課也就愈發的差了,慈禧也就愈急,苛責也就更甚。如此這般下來,變成惡性循環,小天子年紀愈長,內心邊兒,同生母的間隔,也就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