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仲冬紀第十一[第3頁/共4頁]
一曰:仲冬之月,日在鬥,昏東壁中,旦軫中。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黃鐘。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冰益壯,地始坼,鶡鴠不鳴,虎始交。天子居玄堂太廟,乘玄輅,駕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宏以弇。命有司曰:“土事無作,無發蓋藏,無起大眾,以固而閉。”發蓋藏,起大眾,地氣且泄,是謂發六合之房。諸蟄則死,民多疾疫,又隨以喪。命之曰“暢月”。
長見
是月也,農有不保藏積聚者,牛馬畜獸有放佚者,取之不詰。山林藪澤,有能取疏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誨之。其有劫奪者,罪之不赦。
晉平公鑄為大鐘,使工聽之,皆覺得調矣。師曠曰:“不調,請更鑄之。”平公曰:“工皆覺得調矣。”師曠曰:“後代有知音者,將知鐘之不調也,臣竊為君恥之。”至於師涓而果知鐘之不調也。是師曠欲善調鐘,覺得後代之知音者也。
忠廉
四曰:辨而不當論,信而不當理,勇而不當義,法而不當務,惑而乘驥也,狂而操吳乾將也,大亂天下者,必此四者也。所貴辨者,為其由所論也;所貴信者,為其遵所理也;所貴勇者,為其行義也;所貴法者,為其當務也。
仲冬
蹠之徒問於蹠曰:“盜有道乎?”蹠曰:“奚啻其有道也?夫妄意關內,中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時,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悍賊者,天下無有。”備說非六王、五伯,覺得堯有不慈之名,舜有不孝之行,禹有淫湎之意,湯、武有放殺之事,五伯有暴動之謀。世皆譽之,人皆諱之,惑也。故死而操金椎以葬,曰:“下見六王、五伯,將敲其頭矣!”辨若此不如無辨。
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上執而將誅之。直躬者請代之。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孔子聞之曰:“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無信。
是月也,能夠罷官之無事者,去器之無用者,塗闕庭門閭,築囹圄,此以是助六合之閉藏也。
三曰:士議之不成辱者,大之也。大之則尊於繁華也,利不敷以虞其意矣。雖名為諸侯,實有萬乘,不敷以挺其心矣。誠辱則有為樂生。若此人也,有勢則必不無私矣,處官則必不為汙矣,將眾則必不撓北矣。忠臣亦然。苟便於主利於國,無敢辭違,殺身出世以徇之。國有士若此,則可謂有人矣。若此人者固可貴,其患雖得之有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