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門嶺怪談 - 第2章 阿豪講的第一個故事:撿來的骨頭 (1)

第2章 阿豪講的第一個故事:撿來的骨頭 (1)[第1頁/共4頁]

鄉民們不知這是何方神道,大多戰戰兢兢不敢對應,有少數膽小的趴在地上稟告:“弟子們願求小財,哀告尊神指導來日掛筒花會所開項目,若能得中,定當備下三牲厚禮,用以酬謝尊神。”

如此找尋了一陣,阿二見荒草間暴露一具枯骨,大抵死了很多年代了,身上衣服都快爛冇了。

常言說“小富由勤,大富由命”,大凡任勞任怨起早貪黑,彆人出三分力,你出非常力,賺點辛辛苦苦的心血錢,或許能得小康,而那大富大貴,多是射中必定,強求不來。

當今的人們買彩票,希冀天上掉餡餅一夜之間暴富,使些小錢碰碰運氣尋個刺激,並不為過,可也不乏好逸惡勞之輩,癡心妄圖如夢如醉,把中大獎當作一世的希冀,乃至於整天不務正業,張口杜口議論彩經,家裡牆壁上掛滿了K線圖,用飯時也不忘揣摩彩票那幾個數字的規律,不管夢到甚麼都當作征象,乃至不吝冒犯法度,調用公款投注,落個妻離子散鋃鐺入獄的了局,這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

伉儷倆各有合作,二姐忙著到灶下支鍋燒水,那鍋裡圍著一圈三十六根竹條,每條上依花會項目做了呼應的暗號,倒了半鍋水,便開端添柴生火。

到處所一看,破廟四周已堆積了很多鄉民,施術者是個會巫法的鄉間老太婆,頭戴白帕,手持木劍畫符唸咒,作法請神,嘴裡邊唸唸有詞,舞弄了一番,便在燭台大將符燒化成灰,放到一碗淨水裡攪了幾攪,隨後領出一個孺子,那孺子塗唇畫腮,身上穿的棉襖大紅大綠,胖乎乎的憨態可掬。

說話的同時,阿二就把枯骨脖頸上的頭顱拽了下來,扔進二姐所挎的籃內,又拿紅布擋住。

阿二則假惺惺地答道:“你婦道人家甚麼都不懂,吃酒有嘴就夠了,底子用不著身子,何況下半截累墜,我看臨時不必帶了,這良宵苦短,咱反正先請大哥到家吃了酒,返來再將骸骨配上不遲。”

這座寺廟早已被毀多時,斷牆殘垣間蒿草生得比人還高,之前這廟裡的和尚積德,專門收斂無主的屍骨,比如冇有家眷安葬的死囚,或是沿路倒斃身份不明的路倒屍,都有和尚搭返來埋葬在寺廟四周,以是四周公墓累累,加上古樹蔽空,這一帶陰氣格外沉重,厥後寺廟毀於火警,再也冇有和尚辦理公墓埋葬骸骨了,可十裡八鄉的公眾,還是風俗把冇有棺槨墳地的死人,往這片林子裡抬,他們卻不耐煩挖坑填土,多數是隨便找個處所一扔,任由死屍餵了野狗野鳥,是以那荒墳野地間常有鬼怪出冇,怯懦的白日從這過都得被嚇個半死,何況是深更半夜?

當然這類事並非近代纔有,早在明清兩朝便流行於世,當時候稱為“花會”,俗稱“字花”,江浙兩廣之地尤多。

伉儷兩個商討定了,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待孩子睡熟以後,胡亂吃了幾碗老酒壯膽,阿二點起一盞氣死風燈,讓二姐提了竹籃,便趁夜深人靜封閉了房門,直奔城郊天海寺。

阿二哥家裡家傳幾代的技術,打得一爐好燒餅,遲早再賣些餛飩,伉儷兩個辛苦運營,每日裡門客盈門,固然發不了大財,卻也衣食無憂,一年到頭還能有些紅利,放出去做本生息,家道垂垂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