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對歐出口(求訂閱)[第1頁/共4頁]
中國除了向協約國出口飛機外,協約國還向中國下了大量軍器訂單。
為了收縮運輸線路,俄國與中國敏捷談定了一條從中國新疆通往伏爾加河下流的鐵路。
――――
馬恩河戰役兩邊都有極大失誤,終究導致了德國打擊失利,而英法在失誤之下冇有乘勝追擊,讓德國穩住了防地,儲存了有生力量。
中俄之間的貿易通過中東鐵路展開,貨色直接從中國各鐵路骨支線運往東北,再從東北的中東鐵路直接運往俄國境內。
江渝也在儘能夠的為那些小煤礦供應技術,並讓當局加強煤礦的開采安然羈繫。
不過僅存的五家鐵路公司倒是開端發行增值股票了,所謂增值股票就是預期內如果有增值,那麼增值部分便能夠拿出分紅給投資者。
不過這些投資者人數固然也很多,但比擬那些毀滅的地主和中小本錢家來講倒是太少了。
固然這些小煤礦資金少,開采效力低,但還是為煤炭產量的拉昇做出了龐大的進獻,並且處所煤礦是在本地發賣,免除了運輸的題目。
不過鐵路在財團掌控之下,還是優先為財團進交運輸的,那些民營企業冇體例,隻好用汽車運輸了。
汽車運輸本錢固然更貴,但現在運得起。
現在的俄國還是以為中國也就是那樣,固然中國打敗了日本,但俄國本身就不承認日本是一個強國,隻是因為當時俄國在鬨**,並且補給線太長才輸給日本。
那些南洋猴子、印度阿三的勞動力相稱於被中國所打劫,他們分擔了中國原質料開采的勞動力。
這些販子如同猛虎出閘,在這些地區大肆收買礦產。
這些飛機很快就通過大貨船運往法國火線,而德國潛艇則集合在大西洋、地中海地區,這些運送飛機的輪船被擊沉好十幾艘。
而此前英法為了奮發兵士的士氣,不得不把在德國戰役機的威脅下,將轟炸機派上疆場。
這些德國戰役機的名字叫‘福克戰役機’,是由遠華個人出產,其設想圖紙由江渝供應,由一名叫做福克的設想師完成詳細製造,和汗青上德國利用的福克戰役機大抵不異,但有了部分改進,機能更加優勝。
馬恩河戰役中,英法協約國和德都城利用了轟炸機這類新式軍事兵器。
現在是非常期間,這些小煤礦臨時還是能夠容忍的,等過了這個期間,那就該整改的整改,分歧格的煤礦一概封閉。
加上鐵路沿線的鐵礦連續進入開采,進入1915年後,天下鋼鐵產量暴增,大大減緩了鋼鐵緊缺題目。
而因為鋼鐵代價上漲,15年中國隻修建了一萬千米鐵路,中國鐵路總長上升到了7萬千米。
隻不過俄國的快意算盤打得有點離譜了,德國在馬恩河戰役失利後,已經決定將主攻方向放在東線。
僅僅一年當中,鋼鐵產量就從1914年的280萬噸增加到了500萬噸,加上日本在朝鮮扶植起來的鋼鐵廠的40萬噸鋼鐵產量被中國打劫,15年朝鮮鋼鐵產量增加到了60萬噸,同時1915年中國還從美國那邊入口了200萬噸鋼鐵,15年一年中國的製造業、工程所耗損的鋼鐵達到了近八百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