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鐵桿書迷】[第1頁/共3頁]
分開的時候,潘複下認識地看了看書架。等他返迴天津後,當即對司機說:“去三樂堂!”
常凱申對侍從副官感慨道:“這周明誠,真乃當代蘇秦。我本來冇報太大但願,誰料張學良真被他說動了。”
邢士廉抽著煙笑道:“明誠兄,傳聞號令東北以外的奉軍先行易幟,這主張是你幫少帥出的?”
當天下午,陳修和便送來本《菊與刀》。
第三個出來的是潘複,這傢夥在書房待的時候最久。
這也是常凱申久留北平的任務之一,平津兩地有太多民國元老,這些人是有操縱代價的。收伏了他們,即是收伏一大片,各種人脈和渠道都能打通。
一旦中日開戰,這本書幾近能夠成為中國抗日的指導性學術著作。
“是甚麼書啊?值得張漢卿那麼正視,你給我找一本來看看。”常凱申對此非常獵奇。
整本書前麵三分之一講究竟,中間三分之一瞻望將來,最後三分之一闡發兩國國情。
周赫煊的新房三樂堂,莫名其妙就成了熱點場合,每天都有亂七八糟的人來投拜帖。
常凱申對此表示思疑,他感覺周赫煊過分危言聳聽,日本最多圖謀東北罷了。
周赫煊半路在天津下車,邢士廉則帶著構和團隊,持續朝北平進步――常校長現在住在香山碧雲寺行館。
“甚麼妙聞?”常凱申問。
火車上。
碧雲寺行館。
陳修和說:“校長,我倒是想起一件妙聞。”
陳修和笑著說:“周先生的新書《菊與刀》一出版,張少帥直接訂購了5000冊,說是要讓東北的文武官員全數熟讀此書。”
他身邊冇帶家眷,又不便利到處瞎逛,每天除了訪問客人外,就隻能靠看書、看報打發時候。
現在東北易幟固然還冇談妥,但東北到山東的拯救糧道卻已打通,熊希齡將被任命為天下賑災委員會委員。
但凡是被常凱申在書房歡迎的客人,看到那些書都會大吃一驚。
因為《菊與刀》和《大國崛起》這兩本書,常凱申對周赫煊產生了極大興趣,乾脆把周赫煊的統統著作都彙集過來。
邢士廉潔顯把周赫煊當作了少帥的親信紅人,擠眉弄眼道:“明誠兄,今後在少帥麵前,可要幫哥哥多美言幾句。我們一個在外,一個在內,能夠相互幫襯嘛。”
碧雲寺行館歡迎室,顏惠慶、熊希齡、潘複等人正在等候訪問。
在北方的軍政兩界,已經垂垂傳出動靜:常總司令是周先生的鐵桿書迷。
邢士廉就是此次構和易幟的東北代表,他之前是張作霖的侍從武官,固然出身士官派,但跟士官派魁首楊宇霆有私仇,屬於張學良的絕對擁戴者。
等偽滿洲國建立,邢士廉就當了漢奸,官至偽滿軍政部大臣。
兩人在火車上,一個阿諛交友,一個胡瞎扯淡,竟然相談甚歡,就差當場拜把子當兄弟了。
碧雲寺行館的書房裡,《大國崛起》、《槍炮、細菌與鋼鐵》、《菊與刀》、《神女》、《狗官》、《射鵰豪傑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單行本)……擺了整整半個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