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幼兒園[第1頁/共1頁]
雜誌到了泉州師範學院的閱覽室,一名中年男人把上述的那段描述看了又看,隔日竟驅車百裡來到廈大,四下扣問找上門。他有點不安地問:“你是《炮火・焰火》的作者嗎?”我點點頭,然後有點警悟地反問道:“你是何人?”他說“我從泉州來,是你小時候的同窗。”哦,想起來了,是數十年未曾見麵的小學同窗黃自主!兩人熱乎乎地互換著彆後的環境。我俄然從一本儲存得很好的小學時的日記本中找出了一封他寫於1965年的信,他大吃一驚!我對勁洋洋地奉告他,我因為有集郵的癖好,以是“連累”到信函。千萬冇想到的是他也有備而來。他從提包中摸出一張發黃的照片――4寸的大照片――1959年8月1日廈大幼兒園歡迎畢業班留影。這下是我目瞪口呆了。影象頃刻間向發黃的影象飛去……
影象在發黃的照片裡更加地清楚了起來:幼兒園的教員阿姨像白衣天使普通,顧問著這麼多孩子的吃喝拉撒,教這麼多孩子畫畫唱歌遊戲,還要時不時地在警報響起的時候,一個不拉地把孩子們(包含那麼玩皮的我)以最快的速率領進防浮泛……
光陰如白駒過隙。42年疇昔了,照片上的教員阿姨都早已退休了,常常見到滿頭銀髮的她們我總要迎上前去,親熱地叫一聲“教員”……而照片中的孩童當然都已長大成人,多數已為人父母,多數已奇蹟有成,有的還是市帶領或大專家,想到他們現在西裝筆挺的身影,再對比他們在這張照片上如同小貓一樣的模樣,我忍不住笑了。
這很能夠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孤品,因為廈大幼兒園這幢老樓緊挨著“造反樓”,在*武鬥中原有的東西被毀損得蕩然無存。可貴這張劫後餘生的老照片:廈大幼兒園大、中、小三個班一百餘小朋友和他們的12位教員、阿姨雲集在那座百年石樓前。樓院裡綠木森森,陽光下小傢夥擠眉弄眼。炮火中的廈門大學講授科研仍然,廈大幼兒園也籌辦送走大炮戰後的第一個畢業班。當時我的父親到龍岩插手大鍊鋼鐵,母親到廈大在集美的臨時分校上課,把我放心腸拜托給廈大幼兒園,我常常一兩個禮拜不見父母一麵。
“1958年8月23日17時30分許,南太武山至小金門的上空一片紅光,千萬顆越海的彈道化成海天一色的絢麗異景。廈大幼兒園的小朋友正排路隊回家,一時大師立足遠眺,小的還高唱兒歌:‘蔣介石在台灣兩眼望好天,咕呱咕呱冇有體例……’五分鐘後,廈門全城才響起警報聲。幼兒園的阿姨如夢初醒,趕緊趕鴨子似地把小朋友們趕向四周的防浮泛。又過了一刻鐘擺佈,防浮泛裡的老百姓開端感到沉悶的爆炸聲,那是金門大炮反擊時零零散星的彈落。這就是顫動天下的‘八・二三’炮戰,史稱‘第二次台海危急’。”這是我頒發在《廈門文學》上的《炮火・焰火》中的一段描述。炮戰時我六歲,是文中的“廈大幼兒園的小朋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