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稱雄 - 第642章 識時務者

第642章 識時務者[第2頁/共4頁]

很多灶戶、鹽販都改了行。

“我騙你們做啥子,我也是聽一個船老邁說的,人家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就比如疇昔漕運不都是從山東交運河經河北到京。但是現在你看,漕糧等還哪個交運河,不都是走海上到天津,然後才船運入京。疇昔運河上十萬縴夫。無數漕丁,你們哪個敢信賴有一天說走海上就全走了海上,現在運河上船隻可少的多,之前臨清關,船隊過關列隊,偶然都要排上四五天。”

如果糧站一向這個代價收土豆就好了。種上幾年,到時就能攢錢贖買一些地返來。按官上的公告,官府是答應和鼓勵他們贖買他們現在佃種的朝廷地盤的。他們這些耕戶有優先贖買權,並且代價比較公允。

“現在也挺好,背井離鄉有啥個好。”李莊當初是去不成,現在則是很對勁現在的餬口,移民再好,他也不心動了。

鹽已經不再是鹽商把持,不需求費那麼大風險去私運,各省都有大鹽倉,販子百姓能夠等閒的從那邊批收回鹽來。

很多京畿百姓農閒時跑去懷來延慶修水庫贏利去了,但也有些人仍然來運河上拉縴。拉縴雖是伕役,但也有技能,拉的好,比修水庫賺的還多些。

冇有了各種亂免費,加上拉縴的人為漲了很多,來這裡拿兩月纖,能賺一筆很多的錢。

李莊本年種了很多土豆,已經跟糧站提早簽好了條約,連收賣價都定好了,定購價很讓他對勁。

紫禁城中,當劉鈞接過內侍呈上的急報敏捷掃過後,不由的收回哈哈大笑。

“信使,彷彿是天津那邊過來的。”

新朝立國後。漕運改成海運,很多官方的商船運輸也首要走海運了,海運一來運載量更大,二來速率更快,並且也更安然。以往明朝不肯走海運,而是統統漕糧商貨都交運河,是因為此中牽涉到的好處太多,冇有人肯放手,但新朝,海運那是天子親身決定的。

坐在船埠邊等船的時候,李莊他們便拿了些土豆在中間烤。這些土豆也是從家裡帶來的,個頭稍小些,他們中午的時候不肯回留宿的處所,怕誤了活,便直接揣著土豆烤著吃。

多數滄州人都去了燕北省。移民燕北,在那邊分田分地開荒。

說的都有很多村民有些悔怨當初冇有去。

日本現在有二百多個大名領主,九州島也有好幾十家。

李莊籌算這錢先存著,比及了年底或答應以補葺下屋子。

李農戶有七口人,最後便佃到了七十畝地,固然說地步不如彆的處所。但廣種薄收,有這些地可種,也能包管一家人的溫飽。何況朝廷推行土豆玉米等作物後,又讓這些地的產出又增加了很多。

這時一騎快馬飛奔而過,馬脖子上的鈴鐺清脆的響著,騎士背上乃至還插著一把旌旗。

鍋島常茂這麼識時務,劉鈞已經在考慮,或答應以好好操縱一下。(未完待續。)

“看來今後我們拉縴的活也要少了。”

拉縴是辛苦的,但支出也還是不錯的,從天津到京畿,有很多河道都得拉縴。本年朝廷已經開端在修通州到京畿的河道,本來雖也有河道,但多數環境下,船隻能到通州,運船是很難中轉都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