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漢之魂 - 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

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1頁/共2頁]

熊文燦東風對勁,他手中有明軍十幾萬,僅僅左良玉部就高達七八萬人馬,收編的流寇都主動要求跟隨他進入陝西作戰。

固然他們的老營人馬喪失有限,但是冇地兒打糧難覺得繼,日子實在冇法過。

實在然並卵!崇禎如此脆弱更加透露了大明外強中乾,作歹者得不到獎懲,更加使得流寇們瞧不起大明朝廷,瞧不起這位天子。

旗衛陝西軍情處主官黃惠武早早的接到了征虜大將軍的號令,不但如此坐鎮襄陽的趙坤也獲得了黃漢的唆使。

固然汗青的軌跡冇有產生劇變,熊文燦還是在崇禎十一年完成了招安流寇。

他還明白唆使戶部尚書哪怕砸鍋賣鐵也要對峙到陝西傳來捷報。

利令智昏的熊文燦上奏天子,中原剿寇完美收官,除了留下一部分人馬持續清繳流寇餘孽,現在到了集結雄師二十五萬西出潼關殺奔西安完整處理流寇的最好機會。

竟然等來瞭如此好動靜,崇禎大喜過望,給了很多犒賞,同意熊文燦帶領雄師殺奔陝西,與此同時崇禎也給陝西巡撫吳甡下旨,號令他構造帶領三邊明軍起碼五萬往西安進犯進步。

被熊文燦一通忽悠,幾十明軍將領此中包含左良玉、牟文綬、祖寬、劉澤清、黃得功等等。

如果孫應元和他的一萬京營人馬被熊文燦忽悠走了也不打緊。

現在冇有如許的功德,襄陽府西邊的穀城現在是“紅旗軍”的地盤,現在正在忙春耕。

如果他們勇於抵當殺無赦,如果乖乖的繳械投降,接下來就好辦了,百總以上流寇頭子全數殺掉,伍長以上的流寇和老營慣匪全數裝船送去寧遠走陸路前去赤峰衛做礦工。

崇禎很天真,他覺得如此漂亮既往不咎應當能夠感化更多流寇,說不定他們又會做回大明赤子。

潼關多出三千餘“紅旗軍”加上這段時候黃惠武生長的鄉勇,再號令公眾參與守城,構造兩萬青丁壯都不在話下。

現在的“紅旗軍”腰桿更加硬,彆說流寇,明軍要進入都得先交械再做計算。

冇體例,熊文燦、崇禎兩個腦殘湊到一起,不搞出傻到極致的大事兒如何能夠?

孫應元當然曉得何勇慶是征虜大將軍身邊人,是絕對的親信。

何勇慶的發起想必能夠影響到他,隻要孫應元留在潼關今後跟著“紅旗軍”,汗青就會改寫,他就不會等閒陣歿。

傻得敬愛的崇禎竟然放棄了報仇雪恥,肯招安挖老朱家祖墳的張獻忠。

缺糧的春季最是難捱,河南、中都的流寇約即是墮入重圍被具有兵力上風的明軍打得如同喪家之犬。

他們早就想著殺回陝西跟盟主高闖王合兵一處同謀生長,但是左良玉、牟文綬、黃得功、劉澤清的人馬一變態態死纏爛打,流寇們損兵折將底子冇法西歸。

然汗青改寫了,本來崇禎十一年,張獻忠接管招安後屯兵穀城厲兵秣馬,冇多久再次造反。

不但僅京營將佐們常常跟他們喝酒逛風月場合,連李若璉和婁允、張超等等錦衣衛大人物都跟他們稱兄道弟。

孫應元信賴“紅旗軍”,跟黃惠武、何勇慶密談後決定不參合熊文燦那支稠濁了一小半流寇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