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之巨宼逆襲 - 第三百一十六章是降?是戰?還是走?

第三百一十六章是降?是戰?還是走?[第1頁/共2頁]

廣昌侯高文貴出列奏道:“殿下,人言大興軍戰力刁悍,我等卻非親眼所見,若真是如此短長,當年也不會被韃子攆得如同喪家之犬!末將願領兵出戰,阻敵於昆明城外!”

李定國卻還是拿不定主張,“太後,要不先召眾臣議一議再說?”

“依臣看來當是不會,要不然他不會寫這封信來勸降,直接讓雄師攻城便是。”

從順治三年到順治八年,短短五年間,清廷殛斃的明朝皇室,郡王以上馳名有姓者就有五十多人。對於他們的家室也是全數誅殺,共殺掉了一萬多人。

一時之間公說私有理,婆說婆有理,朝堂之上亂成一團。

平陽侯靳統武趕緊擁戴道:“此法可行!”

懷仁侯吳子聖也道:“末將亦願領兵出戰!”

隻要極少數職位不高乃至是貧困的宗室後輩隱姓埋名,躲進杳無火食的深山老林當中才躲過一劫。

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過了好一會,黔國公沐天波才道:“自迤西達緬甸,那邊應當有糧草可供將士食用,萬一大興軍追勢稍緩,便可於大理暫歇,據兩關之險可為對抗。”

“太後,現在就算想逃怕不好逃了!”李定國用降落的聲音說道,“李來亨寫信來勸降,隻要皇上退位,他會奉侍太後及皇上終老,以奉明孝陵春秋祀事,並且毫不再究查前朝宗室,改姓埋名者也可複古。”

皇宮位於五華山上,也就是本來的秦王宮,李定國走到前麵朝堂,命人去請眾臣來議事。

“我數萬雄師不戰而降,的確是笑話!”

“不降,就算敵不過大興軍,往緬甸、安南走便是。”

“那……那就降了吧?”王氏小聲問道。

“太後,那臣這就去召眾臣來議此事,有了成果再來啟奏太後。”太後要降,但她還不能一言而決。

李元利授意陳恭尹寫的這封勸降信已經讓李定國內心有了擺盪,他感覺信中所說確切是有幾分事理。雲南就挨著川黔兩省,大興軍實施新政,吏治腐敗、百姓戀慕,這些事情他早就曉得,並非是李元利自吹自擂。

成果有些藩王宗室公然被騙,搶先恐後地跑去投奔清廷。順治三年,清廷以“私匿印信”為藉口,殺掉魯王、荊王、衡王世子等十一人,順治五年,又以各種藉口殺掉周王、晉王、德王、潞王等人。

王氏是真的對這個“天子”和“太後”的稱呼冇有一絲眷戀,如果讓她本身選的話,她甘願去做一個布衣百姓,最起碼不消整日裡提心吊膽。

“就算順利入緬,也是寄人籬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緬王不尊吾皇,又當如何?莫非又起兵器?更何況大興軍定會窮追不捨,兩軍之間遲早不免一戰,不若恪守昆明,死則死耳!”

李定國見王氏怕成這個模樣,內心更顯懊喪。

“就算勝得一仗兩仗又有何用?總不能將數十萬大興軍儘數毀滅!此非悠長之計!”衛國公胡一青拱手道,“殿下,末將覺得徐大人和黃大人所言甚是,同為漢家兒郎,降之共抗韃虜,有何不成?”

“入緬必經永昌,王自奇占有此處,焉能讓我等安然過境?隻要稍作膠葛,追兵即至,到時又將如何?”此時已封為蜀王的劉文秀在數年前便當過大興軍的俘虜,現在卻不想早早逃脫,惹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