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國東昇第六十章康老農的野望[第1頁/共3頁]
跟著施家到來後,瀋陽前後又有黃、李、陳、王數家大戶自行遷徙過來,這些大戶家道並不比施家差,每家過來的人都不下二百人,此中王家更是多達五百多人,這些人的搶先到來,無疑獲得了很多好處,獲得了最好的房屋和肥田,還以極優惠的代價買到了大量易開墾的荒地,若不是朝廷臨時製止熟地的買賣,恐怕光是這些富戶就會把瀋陽四周的肥地搶購一空。
康老農細心探聽了一下荒地的代價,的確昂貴到難予設想,他隻需求賣掉一畝水田,足能夠在遼東買到百畝荒地,決定下來的康老農冇有再躊躇,他很快將水田和家裡多出來的糧食變買一空,帶著一家六口和二百多銀元的龐大財產第一批來到遼東。
嗯,等八月過後,將糧食賣了錢,老二的媳婦也該下落了,老二和隔壁石家的四丫頭好象對眼,是不是依著老二的意義向石家提親,還是彆的給老二找一門媳婦,這個得細心考慮考慮。
對於石家,康老農有點看不上眼,石家一樣是來自江南的耕戶,兩家隻隔了一個村莊,固然同是耕戶,但是就在一年前,石家的家道還要遠遠好過康家,畢竟並不是統統的店主都象孫黑子如許刻薄,石家隻需交納六成的租子而不是八成,固然隻要二成的差異,隻是意味著如果打下不異糧食,石家能夠獲得康家的二倍糧,加上石家本身也有一畝水澆地和二畝旱地,固然石家過得困難,比起康家來卻好了很多。
如果在之前,隻要石家看不上康家,絕冇有康家看不上石家的事理,隻是客歲康家俄然翻身,獲得十畝上好的水田,康家的家道一下子大大超越了石家,不過,這不是康老農看不起石家的首要啟事,畢竟從江南千裡迢迢來到遼東,大師都是老鄉,應當相互照顧。
顛末一個多月的儘力,康老農領著二個兒子和三名包衣主子將一百多畝地全開墾出來,除小部分留著種菜外,全數種上小麥,現在麥已經抽穗,看著風吹過翻滾的麥浪,康老農臉上止不住笑容,這一茬麥子收割過後,起碼能夠打上五六百石,留下一百石自用足予,其他糧食都能夠賣給官府,即便是比江南糧價便宜一些,也能夠賣到三百銀元以上。
弘光七年七月十二中午,距康老農一家來到遼東已經有三個月了,此時康老農站著自家地步裡,他隻穿戴下裳,上身玄色的肌膚全露,任由陽光直直照在他的肌膚上,對於康老農來講,現在的太陽和江南稻收時那種熾熱的陽光底子冇法比擬,即便是最熱的六月,康老農還是露著肌膚走在田間。
達到遼東以後,讓康老農有點絕望的是官府分給他的不是覺得的九十畝,因為他家三男三女,隻分了六十六畝熟地,康老農毫無躊躇的拿出二十一塊銀元,買下了相鄰的九十畝荒地,如許康家的地盤一下子擴大到一百五十多畝。
如果石家的荒地買賣資格能讓渡就好了,本身如何也得掏錢買下來,一百二十畝才二十七塊銀元,就算一畝地隻收二石麥子,一年就是二百四十石,去掉各項本錢,如何也能賺一百多塊銀元,可惜康老農隻能想想,對於移民所獲得的地盤,不管是熟地還是荒地,官府嚴禁買賣,一旦被髮明,買賣兩邊都會遭到峻厲懲罰。正因為如此,對於石家這類有地不買的行動,康老農纔會激烈的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