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王公勸慰[第1頁/共3頁]
可這等話卻決然不是他王承恩的身份所能說出口的,或許他要將這些話埋在內心一輩子,本身畢竟不過是個宦官,宦官若主動問政,在任何人眼裡就與有了亂政之心,那麼其了局也必定難以善終。
天子不朝,宮中的寺人們卻比以往更加辛苦,司禮監的幾大秉筆隨堂分班後再乾清宮內,等待天子的隨時傳喚。王承恩固然不是當值之日,卻日夜守在天子寢宮。
此中,範複粹一進門便主張重新調查此事,“派出使者趕赴李信軍中重新求證,若通敵子虛烏有,其所言軍功又失實,便應熱烈歡迎其班師煥朝。”隨即又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我們既然身為大明弼輔,就要統統謹慎謹慎,切不成做那親者痛而仇者快的蠢事…”
張四知當即便以內閣首輔的氣度和架式調集眾閣臣們商討此事,在劉宇亮身上他還是頗遲疑了一陣,究竟叫不叫此人,最後他還是派請他去內閣大堂。畢竟劉宇亮現在還是內閣大學士,天子又沒有號令將其撤職奪官,如果不使其參與恐怕會留有後患,徒為彆人留下口舌話柄。
王承恩心頭一酸,差點沒落下淚來。都說天子富有四海,繁華天下無雙,可看在他的眼裡卻還不如一名淺顯的大族翁過的安閒舒坦。在王承恩的影象裡,這位大明天子自繼位以來,便未曾有一日吃苦過,節衣縮食,厲行儉仆不說,每日裡批閱各地的公文常常不知不覺便是一整夜,如此殫精竭慮年複一年,未曾有過半刻懶惰,可成果如何呢?
這一番話王承恩也算是豁出來了,固然沒指名道姓,明眼者亦當即就能聽出來其所指何人。
其彆人亦不表態,張四知自問現在不是本身出麵的時候,便等等看究竟另有誰籌辦跳出來。果不其然,劉宇亮第二個站了出來,“這還用議麼,老夫以項上人頭包管,李信為錦州首功,這瀋陽大捷天然亦不會有假。正如範相所言,是真是假,派出使者往李信軍中,調查體味便是,若一意孤行,不免不做出來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來…”
一念及此,王承恩俄然就有了主張,“剛纔老奴聽萬歲爺吟了幾句周挹齋的詩句,老奴常聞閣老於家中每日為萬歲爺禱告安然,身材安康。君臣相得益彰莫過於此。老奴覺得,李信亦如周挹齋不是忘恩負義之人,萬歲爺傾慕待之,此人底子就沒有生了貳心的來由。老奴還覺得,李信當是敢作敢為,或許就這幾日便會單身匹馬入京請罪,萬歲何必受彆有用心之人勾引?”
這天下為何還不成製止的一日比一日腐敗下去?王承恩當然想不通,他也不肯去想,在他的潛認識裡,這大明天下畢竟還是大明天下,隻但願天子學學前幾位老皇爺,不必然非得事必躬親,既然內閣的故鄉夥們一個個精力充分,一些詳細事件不如便交由他們去做。
但是天子的態度明顯起了奧妙的竄改,天子一道口諭傳了出來,著即令內閣研討如何應對李信一事。張思之有些擔憂,但隨即便又豁然,畢竟李信通敵一案非同兒戲,讓重臣們先議個章程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