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路遇牛人[第1頁/共3頁]
吳天猛設席接待他們,觥籌交叉時,國誠和朱由檢都有點醺然之意。當然,國誠和朱由檢喝的不是酒,而是蜂蜜水。阮大铖在這類場合真是如魚得水,一會兒就和吳天猛和馮玉打得熾熱。
國誠道:“火炮能力奇錳,射程遠,傷害大,一炮下去,管他甚麼天下第一的精兵都會化為齏粉。”
徐光啟心下大驚,這7歲的小娃娃把握的數學知識不亞於本身呀,不由得站起家來,向國誠行了一禮道:“徐某道聽途說,獲咎國公子,請公子包涵。”
說完,趕緊扯扯朱由檢的衣服,讓他也給徐光啟見禮。
饒是如此,練兵場還是惹事了。
徐光啟正色道:“學無前後,達者為師。光啟不是因為公子和皇孫的身份而施禮,而是為公子賅博的知識而佩服。”
世人都不明白是甚麼意義,但徐光啟一聽便明白,這是圓周率啊,並且是小數點後7位的圓周率。
國誠眼睛一亮,哇塞,牛人啊,明末最巨大的科學家,比林則徐這其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睜眼看天下的人還要早睜眼看天下呢,翻譯了歐幾裡德的,寫了很多科技著作。他身邊的那位,必然是孫元化,明朝聞名的鑄炮專家,又是一名牛人。
國誠本來想抓幾個典範立威的,冇想到衛所裡的軍餘對插手錦衣衛夢寐以求,如何捨得丟掉這來之不易的機遇呢,五更冇到就早早地等待在這裡了。國誠和朱由檢反而成了最晚達到閱兵台的人。
四周的住民可就遭殃了,前段時候有大群不明身份的人來此觀光,指指導點,雖說吵罷,但多少有點節製,颳風下雨不來,宵禁以後冇人。但自從國府改成練兵場今後,風雨無阻,日夜不息,不是衝殺聲,就是朗朗書聲,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國誠留下十位侍衛帶領新兵前去都城,本身和朱由檢、客青青、王承恩和阮大铖上了馬車。國誠本想以身作則,親身陪他們步行的,但朱由檢果斷分歧意,並且本身隻要7歲,體力要比12歲的少年差多了,以是也冇有對峙。
第二天五更不到,國誠就拖著睡眼惺忪的朱由檢來到了閱兵台。本來覺得本身是來得最早的,冇想到閱兵台前早已有影影綽綽的人影。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幾小我正有一搭冇一搭地談天,俄然發明路邊有兩小我招手錶示要乘車。這兩小我都做文士打扮,一個是五十餘歲的老者,另一個是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兩小我固然風塵仆仆,但眼中精光明滅,明顯非平凡人物。國誠見車上另有空位,又見兩人氣度不凡,便讓他們搭了個順風車。
客青青見被戳穿了,有點煩惱地抱怨道:“你能不能不那麼聰明呢?”
說話間,已經進了北都城。新兵趕到北都城是兩天今後,少年的體力畢竟不可,行進速率太慢。國誠把新兵安排在寧遠伯府,現在叫國府了。國誠假公濟私,把泥瓦匠和鐵匠調到國府,好好地修整了一下,實在也不能算修整了,主如果以拆為主。國誠彷彿一隻跑到牡丹花圃的牛,把標緻的修建十足拆掉,隻在邊上建了一排的虎帳,中間全數推平,成了一個龐大的練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