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兵不給民[第2頁/共3頁]
如果朱由誠是在孫承宗下定決計前開口,能夠孫承宗會順水推舟,回絕擔負遼東經略。但皇上承諾了他那麼多前提,根基上同意他做遼東王了,他現在正處於信心爆棚的狀況,聞言怒道:“你這是甚麼意義,是不是質疑我的軍事才氣,說我冇法庇護百姓?”
魏忠賢道:“皇上既然勵精圖治,想要光複遼東的地盤,老奴天然要為皇上想體例弄到軍費。起首,我們籌辦停收的‘遼餉’臨時不斷了,持續征收。其次,先皇大行時召回的礦監,現在全數放出去,重新征收礦稅。先皇能收到大筆礦稅,我們也能收到。如許加起來,應當夠勉強付出遼東的軍餉。”
說到最後,孫承宗本身都有點不美意義了,內心暗自發狠,楊鎬、袁應泰、熊廷弼都是文官,他們能夠做遼東經略,我為甚麼就不成以呢。要曉得,他們都是淺顯的進士,而我是榜眼,殿試第二名,才乾必然遠超這三個乾才,我這個遼東經略,必然能做得比他們好。
朱由誠接著說道:“聽了半天,孫大人的體例不過是以軍堡或堅城抵當建奴的進犯。如果建奴攻城,天然是要吃大虧的。但如果建奴不攻城,隻是攻擊遼東的百姓,那如何辦?再或者建奴親身收割成熟的麥子,那又如何辦?”
“去你個大西瓜,這也行?”朱由誠懇道,“皇上固然能夠壓抑文官,但禦史有傳聞奏事之權,這你能壓得下去嗎?東林黨牛吧,但是碰到非東林黨派的禦史彈劾他們,也隻無能瞪眼。”
天啟天子思考了一陣,道:“孫教員,朕信賴你。這個監軍,你既然不喜好,那就不設了吧。隻要能打敗建奴,朕不吝竄改祖製。”
顧秉謙、文東來、施鳳來、黃立極、來道宗五位內閣閣老驚得好玄冇從凳子上掉下來。400萬兩白銀,孫承宗還真敢開口,這數額比大明的國庫一年的總支出還高,給了遼東軍費,那其他處所如何辦?大明朝廷還要不要運轉下去?
“關內?”孫承宗嘲笑道,“大明有這麼多地盤扶養關外的百姓嗎?”
朱由誠暗自腹誹不提,孫承宗也是一肚子苦水:“哎喲,我的萬歲呀,我這個過分的要求,你還真敢承諾呀。曆朝曆代,有哪個天子敢壓抑言論,不曉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嗎?這招不可,不要緊,我再提一個你絕對不成能承諾的前提,讓你不敢放我去遼東。”
魏忠賢氣得腦門青筋亂跳,正想開口,朱由誠倉猝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魏忠賢精於情麵油滑,朱由誠的行動一下子就點醒了他,孫承宗這長季子清楚不想去遼東,不過為情勢所逼,不得不去。如果本身跳出來與他爭論,他必定就坡下驢,把球踢回給天啟天子,讓天子難堪。魏忠賢平自息了一下氣味,裝聾作啞。
天啟天子這麼一說,孫承宗不敢再說話了。
“扶養百姓不必然要地。大明現在到處在修路,築路工人嚴峻不敷,不管你送來多少遼東百姓,我都能安排他們的事情,讓他們有飯可吃,有衣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