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1頁/共5頁]
#1『君』下畢沅據後文增『子』字。
是故,子墨子日: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今欲為仁義,求為上士,尚欲中聖王之道,下欲中國度百姓之利,故當若非攻之為說,而將不成察者此也。
#14『至』《閒詁》、《校注》作『王』。
#8『比』《閒詁》、《校注》作『北』。
#5『人』畢沅校作『入』。
#11『愚』畢沅校作『鬼』。
#10『何』下王念孫補『哉』字。
註釋:
#12『還』《閒詁》作『遝』,《校注》作『逮』,二字通。
#16同12。
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諸侯則不然,將必皆差論其分牙之士,皆列其舟車之卒伍,於此為堅甲利兵,以往攻伐無罪之國。入其國度邊疆,芟刈其禾稼,斬其樹木,墮其城郭以湮其溝池,攘殺其牲栓,墦潰其祖廟,勁殺其萬民,覆其老弱,遷其重器。卒進而柱乎鬨曰:死命為上,多殺次之,身傷者為下。又況先列北橈乎哉,罪死無殺!以譚其眾。夫無兼國覆軍,賊虐萬民,以亂賢人之緒。意將覺得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殺天民,剝振神之位,顛覆社稷,攘殺其捐軀,則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將覺得利鬼乎?夫殺之神,滅鬼神之主,廢滅先王,賊虐萬民,百姓離散,則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將覺得利人乎?夫殺之人,為利人也博矣。又計其費,此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財用不成勝數也,則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9『分』《閒詁》、《校注》作『爪』,是也。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譽善者,其說將何#10?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譽之譽?意亡非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譽之與?雖使下之愚人,必曰:將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譽之。今天下之所同養者,聖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諸侯將猶多皆免攻伐併兼,則是有譽義之名,而不察實在也。此譬猶盲者之與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則豈謂有彆哉。是故古之知者之為天下度也,必順慮其義而後為之行。是以動則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順天鬼百姓之利,則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國之說,一天下之和,總四海以內,焉率天下之百姓,以農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賞之、愚#11富之,人譽之,使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名參乎六合,至今不廢。此則知者之道也,先王之以是有天下者也。
#3『住』畢沅據他本校作『往』。
#7『故』畢沅校作『欲』。
今還#12夫好攻伐之君,又飾其說以非子墨子曰:以攻罰之為不義,非利物與?昔者禹征有苗,湯伐桀,武王伐紂,此皆立為聖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類,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謂攻,謂誅也。昔者有三苗大亂,天命延之,日妖容出,雨血三朝,龍生廟,大哭乎市,夏水地坼及泉,五穀竄改,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隻,有神人麵烏身,若瑾以侍,益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為山川,彆物高低,卿製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則此禹之以是征有苗也。還#13至乎夏至#14桀,天有轄命,日月不時,寒暑雜至,五穀焦死,鬼呼國,鶴嗚十夕餘。乃#15命湯於鑣宮,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亂,予既卒其命於天矣,往而誅之,必使汝堪之。湯焉敢奉率其眾,是以鄉有夏之境,帝乃使陰暴毀有夏之城。極少,有神來告曰:夏德大亂,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於天,天命融隆火於夏之城間西北之隅。湯奉桀眾以克有,屬諸侯於薄,薦章天命,通於四方,而天下諸侯莫敢不賓服,則此湯之以是誅桀也。還#16至乎商王紂,天不序其德,杞用失時,兼夜中旬日雨王於薄,九鼎遷止,婦妖容出,有鬼宵吟,有女為男,天雨肉,棘生乎國道,王兄自縱也。赤烏銜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泰顛來賓,河出綠圖,地出乘黃。武王踐功,夢見三神,予既沉漬殷紂於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賜武王黃烏之旗。王既已克殷,成帝之來,分主諸神,祀紂先王,通維四夷,而天下莫不賓,焉襲湯之緒,此即武王之以是誅紂也。若以此三聖王者觀之,則非所謂攻也,所謂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