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帝都城年關將至[第1頁/共3頁]
本日賣力值守司禮監的張百歲大步跨入素有竹宮之稱的偏殿,因為此地各處植竹,四時常青,常常風起,竹海聽濤,實是第一等的好去處,以是蕭知南搬入甘泉宮後,固然仍舊以明光宮為寢宮,但將本身的書房設在了竹宮當中。
蕭知南稍稍沉默,叮嚀道:“宮裡應當另有一顆六轉金丹,差人給他送去,彆的從宮裡遴選幾名醫術好的太醫也一併派去,梁武郡王畢竟是為國儘忠,於情於理,都不能寒了民氣,至於犒賞,還是等朝議以後再做決定。”
這便是蕭知南的高超之處了。
在一次朝議以後,江南平叛雄師各大將領的封賞大抵就已經灰塵落定。
在年關將近的時節,江南大勝的動靜傳遍了帝都高低,使得帝都城內的喜慶年味愈發濃烈。
然後便是魏無忌和禹匡這兩位當世名將,因為兩人都是戴罪建功的原因,以是兩人的封賞都不算過分特彆,除了抵過以外,就是各自封公,官職還是從一品的左都督。
張百歲應道:“老奴歸去以後立即擬旨,以飛劍傳書發往江南。”
案後正在批閱奏章的蕭知南抬開端來,卻冇有放動手中的短鋒狼毫,笑問道:“甚麼動靜?能讓大伴如此動容的動靜,倒是不算多見。”
……
張百歲恭敬應諾,又道:“魏無忌另有一份本章送來。”
帝都城,甘泉宮。
張百歲正了神采,道:“回稟殿下,老奴已經安插人手在查了,信賴再過幾天就能有成果。”
張百歲再次應諾。
蕭知南想了想,又彌補道:“不必飛劍傳書,派暗衛府的人去,帶著詔令奧妙前去江南,此次除了抄家,也要殺一些人,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最後便是朝廷派出的兩位郡王,靈武郡王蕭摩訶封為燕王,梁武郡王蕭去疾封為梁王,都是實實在在的親王爵位,算是圓了蕭去疾當年想要一身正黑蟒袍的慾望。不過讓人玩味的是,長公主殿下固然封了親王爵位,但並未賜與封地,如果冇有封地軍權,便隻是親王而非藩王,再者說了,現在的大齊宗室,親王已經一個不剩,遵循大齊律製,郡王和親王俱是超品,在上無親王的景象下,兩位郡王實在與親王並無太大辨彆,以是兩位郡王此次也隻是得了浮名罷了。
張百歲稍稍躊躇了一下,遊移說道:“另有一件事,梁武郡王在彭老鎮一戰中,親臨前敵,身先士卒,不避炮矢,可謂忠勇,隻是……”
起首便是被譽為“兩定江南”的平虜大將軍徐北遊,遵循事理而言,徐北遊先守兩襄,又促進了蜀州救兵入湖,最後更是手刃禍首禍首魏王蕭瑾,可謂是功比天大。隻是現在他已是郡王,將來還少不了一個“帝夫”的稱呼,以是對於他的封賞就顯得有些輕描淡寫,隻是加封太保罷了。固然太保與太師、太傅同列三公,放眼大鄭和大齊兩朝數百年,也唯有張江陵和藍玉兩人在生前得過太師稱呼,唯有孫世吾一人在生前得過太傅稱呼,不成謂不貴重,但相較於徐北遊扶大廈於將傾的潑天大功,一個太保的空名還是稍顯小了些。不過明眼人都曉得,長公主殿下虐待了誰,都不會虐待自家夫君,最大的犒賞還是要比及安定西北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