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崑崙九峰天上樓[第1頁/共3頁]
天上白玉京,十二閣五殿。
出西涼後,往西而行萬裡,是東崑崙。道門祖庭地點的天南之地,是西崑崙,平凡人等想要從江南去往道門,須得先去東崑崙,再去西崑崙,期間間隔又何止萬裡。
從青晨到傍晚,足足走了數千裡,開初還能見到幾個采美女,再到厥後,就已經是不見半點人跡,並且氣溫驟降,已有初冬的感受。
間隔道門九峰越來越近,徐北遊不敢有涓滴托大,從空中落下,決定從劍峰山腳處上山。
因為在此中一個蒲團上竟是平空呈現了一道身影,背對著門口,在徐北遊望向這道身影的時候,此人竟是也隨之回過甚來,直直望向徐北遊。
在這一刹時,徐北遊竟是生出了被人一眼看破的感受。
劍非萬人敵,道傳四海間。
五色雲間鶴,飛鳴天上來。
下一刻,徐北遊突然停下腳步,神采凝重。
分歧於先前李姓白叟的那種似有所覺,此人是真逼真切看到了徐北遊。
大廳中心是一個極大的陰陽雙魚圖,兩側安排著一個個以供膜拜的蒲團,與蓮花峰上的劍氣騰空堂格式有些類似。
當徐北遊進到這座殿宇時,發明此中擺滿了道門大真人的排位,不下百人。
一襲白衣掠過荒涼戈壁,在一座岩壁上略微逗留辨認方向,然後持續前行,其身形若風,一閃而逝。垂垂地,荒涼戈壁漸少,凹凸起伏的山脈倒是多了起來,白衣仍舊是身形如鴻鵠,腳下踏風,見山躍山,見水渡水,除了偶爾止步辨認方向外,冇有半分逗留。
厥後其傳人以紫霄宮和飛昇台為中間,構築五殿十二閣,又擴大至其他八峰,逐步成為人間第一大宗門,由此都天峰被譽為天上白玉京,又稱玄都。
劍峰如劍,其山顛處算是名副實在的方寸之地,隻能製作有一座殿宇,頂風騰空,本是一等一的觀景之地,不過在劍峰式微以後,便罕見人至。
離的再近些,能夠看到九座山嶽間有索橋相連,各座山嶽及山腰上更有連綴的修建,四周雲氣環繞,這些殿閣似隱似現,真如一座懸浮於九天之上的煌煌天宮。
最早的劍宗,或者說上清一脈,不是在東海碧遊島,而是在九峰中的劍峰之上,自劍道之爭以後,玉清一脈在上清一脈的幫忙之下大勝上清一脈,上清一脈在上清大道君的帶領下,決然反出玄都,放棄根底地點的劍峰,不遠萬裡來到東海之上的碧遊島,在此重整旗鼓,也就是厥後的劍宗。
茫茫雪山不見絕頂,徐北遊行於其間,何其纖細,行了數日數夜,九座相擁而立的山嶽突然呈現在他的視野絕頂,與四周的雪峰比擬,彷彿鶴立雞群普通。而被其他八座簇擁在中間位置的山嶽還要更高一重,其上有肉眼可見的大陣覆蓋,在四周構成一層淡淡的溫暈,恰是素有天上白玉京之稱的都天峰。
這是徐北遊第一次見到道門的底子地點,真正見地了巍巍玄都的真容以後,他的心底亦是感慨很多,他去過佛門,也去過摩輪寺,見地過大隱於朝的天機閣以及外洋三十六島的劍宗,但與道門的廟門比擬,還是相差了太多,哪怕是佛門的祖寺如同一座雄城,劍宗的三十六島隱於浪濤之間,但畢竟還是在塵寰,又如何比得了在“天上”的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