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封書信天下動[第1頁/共2頁]
固然老首輔藍玉已經去官歸隱,曾經把持廟堂的藍黨也隨之樹倒猢猻散,但是在謝蘇卿入朝為內閣次輔以後,本來一盤散沙的江南官員則敏捷結合起來,大有成為謝黨與韓黨相對抗之勢,現在首輔大人和次輔大人的各執一詞,實則隻是兩黨相爭的一個縮影罷了。
再加上又有李馮古和白雲子的辯難,這是多麼的盛事。
甘泉宮是內廷正殿,有熛闕、前熛闕、應門、前殿、紫殿、泰時殿、通露台、通仙台、望風台、益壽館、延壽館、明光宮、居室、竹宮、招仙閣、高光宮、通靈台等宮殿台閣,主殿明光宮以先帝蕭煜表字為名,正中設有天子寶座,兩端有暖閣,乃是大齊天子的寢宮,同時天子也會在此措置政務,召見官員,以及停止內廷典禮和家宴,職位僅次於未央宮。
在大齊立國以後,就有二聖並立之說,這裡並非是指天上的賢人,而是說大家間權勢最大的兩小我,此中一個就是道門的掌教真人,而彆的一個則是大齊的天子陛下。
一向坐在龍椅上的天子陛下緩緩起家,輕聲笑道:“江都徐公子的大名,朕也有所耳聞,現在朕的女後代婿就在江都,正巧自先帝以來,我大齊天子還未有過南巡之舉,以是此次江都之行就當作朕的第一次南巡。”
然後天子陛下一錘定音道:“不過詭計也好,陽謀也罷,江都,是必然要去的。”
在大鄭朝時,這裡本是黃頂紅牆,配以紅色的須彌座,色彩清楚。隻是蕭氏崇尚玄色,在立國大齊以後,數次改建,使整座甘泉宮團體格式未變,卻變成以玄色彩為主,層層殿閣好似是黑雲壓城,讓人望而生畏,喘不過氣來。
跟著爭論的不竭深切,兩派人已經開端從純真的就事論事,逐步生長為黨同伐異,一派說對方“不以陛下安危為重,其用心實不成問”,彆的一派則辯駁“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屍位素餐,誤國誤民至極。”
此次是掌教真人第二次分開玄都,也極有能夠是掌教真人最後一次分開玄都,因為再過不久,掌教真人就要證道飛昇,作為掌教真人離世前的最後一次下山,冇人感覺這趟江都之行會平常淺顯。
不過這統統的前提是天子陛下同意才行,以是全部天下的目光都望向了那座巍巍帝都,等候著天子陛下的答覆。
好久後,天子陛下終究突破沉默,對首輔和次輔各自安撫幾句以後,舉起手中那張輕飄飄的信箋,安靜說道:“韓閣老和謝蘇卿的話語都各有事理,這些事理朕也都想過,但是朕想來想去,還是感覺有些事情不該該迴避。”
本日十人之以是堆積於此地,隻因為一件事,就是那封由秋葉親筆所寫的手劄,到底去不去江都。
當下大略分為兩派,一派是以首輔韓瑄為首,以為道門此舉用心叵測,陛下安危為重,不必理睬。彆的一派則是以次輔謝蘇卿為首,以為道門已經將此信明發天下,如果不去,恐有損陛下威名,何況事關李馮古此等西方蠻夷,又是事關國體,不成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