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 :荊棘叢生行路難(上)[第2頁/共3頁]
將案幾上抄好的佛經親身脫手理得整整齊齊,一絲穩定。然火線纔在殿內慢行數步,看了看有無不當。又方從安閒容在上首坐榻上坐下來,等著她的弟弟、侍中高澄出去。
皇後愛溫馨,又深居簡出,幾近足不出戶。宮人們不聞傳喚不敢等閒驚憂。一天裡大部分的時候,高常君都用來手抄佛經。不假手於人,手抄口誦,斷根心中邪念。皇後現在一心向佛,已經成了洛陽城外、龍門山上、潛香寺內最大的扶養人。
大要上的得誌、對勁並不要緊,翻轉過來或許隻是刹時的事。高氏和元氏已是你死或我亡,勢同水火。如果任其爭鬥,順天報命,豈能心安理得?已經到了一個必須挑選的時候,高常君既是高氏女兒,又是元氏皇後,其挑選艱钜正在於此。
高澄毫不忌諱地扣問長姊。高常君不動聲色道,“侍中那邊的動靜莫非不比我多嗎?這大魏的宮中那裡不是侍中的耳目?”
“坐下說吧。”高常君擺擺手,表示他不必行大禮。
高常君放動手中茶盞,此時椒房殿裡隻要他們姊弟二人。若雲必是在外值守,一時不會有不相乾的人出去。高常君卻冇有被弟弟的話擾亂表情,安閒問道,“阿惠本日來就是為了說這個嗎?”
崔季舒恭立於椒房殿外。固然講究著儒家君子的風采,去處端方,但內心早就急如熱火攻心。隻能是極力瞭望,瞻仰高澄快點出來。
“參軍崔季舒在殿外,請高侍中出去。”若雲看著皇後回道。
“世子。”崔季舒迎上幾步。
夏季的第一場初雪將白亮的光折射到椒房殿的窗紙上,並透過窗紙浸潤到殿內。殿內不似往年夏季,一室生春,儘是融融暖意。亮是極亮,因為氣候晴好。冷也極冷,宮人們翠袖薄弱,玉手成冰。
“啟稟殿下,高侍中求見。”若雲輕聲說。
高氏、元氏的恩仇早就糾膠葛纏,怕是長生永久也難明開。這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說很多了也無益,高常君早就不是方纔入宮時候的高常君了。她更曉得甚麼要去做,甚麼不必理睬。
“阿姊,若論耳目,不但我。天子本身人,另有元寶炬、斛斯椿、王思政、元毗,他們的人也很多。天子偏隻靠近聽信斛斯椿的話,大人尚在都中時天子便早就冷淡大人,更何況現在大人不在洛陽。”高澄的話越說越明白,也越說越讓高常君心驚。
“我要你必然留下他的性命。”高常君看著弟弟,她目中那種不容人不遵的定奪,那種含而不露的威儀竟像是他們的父親大丞相高歡。她說的“他”是誰,兩小我都心照不宣。
“請他出去吧。”高常君站起家來,把肩背上的粗厚帔帛又裹緊了些。
兩小我對視很久。
崔季舒領了命,先向前麵去了。
高澄聽在內心方纔安然,也淡淡笑道,“自小阿姊便最疼我,今後……”
元修聽得內心順意,連連點頭。隻想著南陽王元寶炬如何還不到,好快點把此事定下來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