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北方亂象[第1頁/共3頁]
公元386年仲春,在打下了長安、毀滅了前秦後,國主慕容衝仍然不肯東歸,導致鮮卑軍民民氣不穩。
……
苻丕這番行動讓忠於前秦的各權勢連合在了一起,前秦彷彿又有了答覆但願。但是這不過是迴光返照罷了,跟著後秦姚萇、後燕慕容垂展開對前秦的最後一擊,各地局麵如同沸水碰到冰雪普通刹時消逝地無影無蹤。
至於黃河以南則幾近全為東晉統統,是眼下名副實在的天下第一大國!
苻定、苻紹扼取信都;苻謨、苻亮本來扼守常山;王兗恪守博陵,均與慕容垂相持。
同年三月,仆射慕容恒和尚書慕容永立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慕容凱為帝,並帶領鮮卑男女四十多萬人清算行李,分開長安東去。
在高昌高低擰成一股繩滿身心勤修政務、清算兵馬之際,跟著苻堅被害,北方亂象漸有愈演愈烈之勢。
與此同時扼守隴右的左將軍竇衝、秦州刺史王統、河州刺史毛興、益州刺史王廣、南秦州刺史楊璧、衛將軍楊定,派使者覲見苻丕,要求合兵征討姚萇。
前秦驃騎將軍張蠔、幷州刺史王騰驅逐苻丕入據晉陽,並在得知了苻堅死訊後,世人擁苻丕在晉陽南部即天子位。
但是慕容永並不承認慕容恒所立之慕容瑤,緊接著慕容永抓獲並殺掉了慕容瑤,並立慕容泓的兒子慕容忠為帝,改年號為建武。
……
就在鮮卑雄師揮師河東的途中,仆射慕容恒的弟弟護軍將軍慕容韜誘騙慕容凱,在臨晉將其殺死,這件事讓慕容恒很氣憤,丟下慕容韜分開了大營。
作為俘虜拓跋珪將要被強遷至秦都長安,但代王左長史燕鳳以拓跋珪年幼,力勸前秦天王苻堅讓拓跋珪留在部中,稱待拓跋珪長大後為首級,會念及苻堅施恩給代國。
除了強大的內奸,北魏內部也有隱患。拓跋珪叔父拓跋窟咄為了爭奪魏王之位,與獨孤部大人劉顯勾搭,詭計取拓跋珪而代之。
至此,一場決定將來北魏運氣的大戰即將發作!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堅在淝水之戰中被晉軍打敗,率敗軍回到長安,長樂公苻丕被慕容垂逼迫,從鄴城奔往枋頭。
公元386年仲春二旬日,拓跋珪獲得以賀蘭部為首的諸部支撐在牛川大會諸部,召開部落大會,即位為代王,年號登國,企圖重興代國。
但是段隨不是慕容氏之人,名譽權勢不敷,威懾不了部下,被左仆射慕容恒、尚書慕容永等皇室貴族殛斃。
杜進兵敗以後,呂光趁機消弭了杜進部分軍權,又親率雄師對叛軍展開圍殲。
至此短短數月間,西燕皇室間發作的這場內鬨,導致天子被前後換掉了六位,直到慕容永上位以後才垂垂穩定下來。
隨後建康太守李隰,祁連都尉嚴純、閻襲接踵起兵呼應,至此不到一個月內,張大豫叛軍從一開端的不敷三千人生長到三萬人,兵變有向涼州全境伸展的趨勢。
慕容忠以慕容永為太尉,守尚書令,冊封為河東公。雄師到了聞喜,世人知悉慕容垂已經稱帝,藉口農桑尚未彙集,構築燕熙城用以自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