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後燕出兵[第1頁/共3頁]
“等河西軍圍攻宗子時,雄師一起越滏口陘西進,一起由太行陘北上,若再能壓服後秦從平陽進軍,則河西墮入四周之圍,焉有不敗之理?”
“好,朕將在中山靜候太原王佳音,但願你不要墜了爾父名將之名。”
高湖出身河北大族——渤海高氏,其父祖輩曾接踵在前燕、後燕兩朝為官。
“故以鄙人之見,在我雄師西進爭奪上黨時,拓跋珪不但不會南下,還會像當初結合河西一樣,暗中結合大燕。”
見慕容垂決計已下,高湖不由絕望萬分,也對後燕前程感到悲觀。
許是感念當年慕容恪照顧本身,慕容垂剛一登上皇位,便讓慕容楷襲了太原王爵位。
他思慮題目一貫喜好參軍事角度解纜,甚少從政治、經濟等方麵全方位考慮。
“再者,爭鼎天下如同順水行舟,不進則退。”
慕容垂當即做了兩路擺設:一邊派出兩路使者,彆離前去北魏、後秦,促使兩國儘快與後燕締盟,竭儘儘力促使三國合縱,一舉對河西構成天下共討之威懾。
“回陛下,此次河西襲奪三晉,已引來各方激憤,臣料三國合縱必成!”
“須知從雁門關北上,不日將到新平城。”
“一旦雄師深陷上黨,您可貴不擔憂拓跋珪順勢南下嗎?”
麵對占有大半個幷州之河西,僅靠上黨西燕底子冇法竄改倒黴態勢。
至因而投北魏還是投河西,他一時之間還冇法做出定奪。
就算此次保住了上黨又能如何?
北魏、河西對他而言皆有吸引力。
在慕容家年青一輩中算的上是佼佼者,也備受慕容垂信賴、重用。
也恰是從這一刻開端,高湖對後燕感到完整絕望,萌發了另尋他路的設法。
他反對采取上黨,慕容垂便不得不正視。
“哈哈哈,高大人多慮啦!”慕容楷目光閃閃,慷慨激昂地說了開來。
“高卿為何不附和範陽王之意?”
“因為事關天下局勢走向,故哪一方奪三晉必將引來他方不滿,合縱便在朝夕之間!”
是以,對高湖建議療攝生息之策,他非常不喜,一心想采取上黨之地。
隻見太原王立在大殿中心,侃侃而談,一一駁斥了高湖結論。
“若陛下另有圖霸王天下之大誌,又何懼甚麼嫁禍之算?”
“那河西為了爭奪三晉之地,乃至不吝出爾反爾,以假途滅虢之計搶占先手。”
“慕容永明知河西圖謀,卻恰好獻上黨於我大燕,清楚為嫁禍之計。”
基於這一鑒定,太原王慕容楷提出了呼應對策:結合秦魏,增兵上黨,逼河西撤退。
“而此後燕式微,氣力遠遠不及河西。”
“三晉之地落入河西,可貴僅僅是對大燕有威脅嗎?”
“好!”慕容垂鎮靜地拍案而起。
而北魏雖是胡虜政權,卻又不像河西那樣打擊豪強世家,對他如許出身大族的人有不小吸引力。
慕容楷振振有詞道:“今大燕另有四州之地,數百萬公眾,如何不能與河西對抗?”
隨後他與弟弟慕容紹兵分兩路,彆離奔向滏口陘、太行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