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1頁/共3頁]
除了兵士怠倦以外,梁軍的第二個倒黴之處就是他們處於打擊一方。
但是采辦馬匹的話,卻常常遭到各種製約,不但代價高貴,能夠買到的數量較少,並且畢竟隻是治本不治本的體例。
本來,他一向覺得屬於朝鮮的一部分的濟州島,在這個期間竟然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度,這個國度名為耽羅國,世代接管新羅王的冊封,其國主被稱為星主,星主之子也稱為太子、世子,是一個從屬於新羅的小國。
以是籌議了幾次,世人始終拿不出一個好的處理計劃。
淮南必須儘早處理馬隊的馬匹來源題目,這一點是淮南高低早就獲得了共鳴,不過詳細該若那邊理這個題目,世人卻有分歧定見。
而梁軍一旦戰事倒黴,就冇有這個好處了。以是兩軍交兵時淮南具有天時之便。
在他們看來,全部天下合適養馬的處所都在北方,想要在南邊養馬,那就必須占用大量農田,這明顯是不成能的事;又或者逼迫百姓停止蓄養,由官方停止補助,但如許的話,不但會給百姓帶來承擔,並且所養馬匹常常得不到經心顧問,一樣不成取。
又是半個多月時候疇昔,現在已經是天佑三年的正月,新年的氛圍因為連綴的大戰而顯得淡然無趣,從宿州到宋州、徐州、亳州等地,到處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給新年的喜慶平貼了很多肅殺氛圍。
一支靠殺人虜掠來提振士氣的軍隊,打起仗交常常非常勇猛,但是在韌性上就會有所不敷,一旦戰事倒黴,他們就輕易被敵軍所趁。
而與淮南交兵的過程中,朱全忠就發明淮南嚴明的軍紀使得他們非常有韌性,梁軍要擊敗他們常常非常困難。
在他之前的敵手中,不管是最早的秦宗權、朱瑾、朱暄,還是厥後的李克用、李茂貞、王師範等,他們的軍隊在軍紀上都是遠遠不如淮南軍的。
如許一來,因為有梁軍在一旁震懾,就不需求擔憂撤除牙兵後其他魏博軍隊會趁機反叛;然後羅紹威再派人善加安撫,想必魏博一百多年的親信大患就能安然撤除了。
而梁軍則因為連連敗北的原因,將士們都對擊敗淮南軍冇有信心,天然感到怠倦好戰。
持續一扣問,楊渥發明這個王建目前還年青,在泰封海內也冇多少威望,看來要比及他建立高麗王朝,並且重新同一朝鮮半島另有很長一段時候,或許當時候楊渥早就同一中國了,到時候即便王建對淮南占據濟州島有甚麼設法,想必他也冇阿誰膽量跳出來。
因為宿州淪陷的原因,冇有了後顧之憂的淮南軍完整能夠依托宿州停止戍守,當他們與梁軍交兵倒黴時,隻要略微退後就能守住陣腳,不必擔憂被梁軍所趁。
以是與敬翔等人籌議了一番後,朱全忠最後還是決定與淮南停戰,先完成對羅紹威的承諾,讓雄師療養一段時候再說。
……
從當時候起,楊渥便想到了濟州島。
總的來講,淮南高低還是偏向於通過各種路子去采辦,或者派使者去北方聯絡契丹人,用淮南特有的各種物品與他們互換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