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南明大丈夫 - 第344章 何騰蛟兵發荊州

第344章 何騰蛟兵發荊州[第1頁/共2頁]

這些參與炒糧的商賈,到手的銀子還冇捂熱乎,就被何騰蛟命令全數鎖拿入獄,店鋪十足查抄。

南京建章帝,實在還是想有一番作為,但是東南官紳通同一氣,天子從北方來,又冇本身的班底,加上年紀上輕,完整冇有才氣掌控朝局。

這同汗青上比擬,高名衡主持的江北防務,無疑是擺出了一副要主動進取的姿勢。

這一年,對於南邊的明朝而言,能夠說是極其輕鬆的一年。

何騰蛟對與爵位和入閣到是很上心,隻是自籌賦稅,卻並非一件輕易的事情。

南京朝廷取了武昌以後,西麵防備便也有了一層包管,加上高義歡求撫,武昌臨時冇有北麵的威脅,張獻忠又西進四川,南京對於湖廣的戰事,便也就不那麼上心起來。

這點從他將大學士行轅,設在徐州,而不是靠近江邊的揚州,便能看出來。

有了賦稅以後,何騰蛟便野心勃發,征調湖南九鎮兵馬,集結雄師十萬人,兵指荊州,籌辦奪回湖廣的核心之地。

小天子見稅法通不過,朝廷冇有多少賦稅調撥湖廣,便隻能用爵位和入閣來引誘湖廣官員,令他們自籌賦稅,但願他們能光複荊州、襄陽。

四月尾,何騰蛟便抄得白銀七十餘萬兩,糧食二十萬石,湖廣府庫刹時就充沛起來。

這時,南京朝廷冇有來自內部的壓力,日子能夠說相稱的輕鬆。

入不敷出的湖廣官府,俄然有錢,有糧了。

有善守聞名的高名衡主持兩淮防務,東南官紳對於江北防務,到是很有信心。

武昌一地,東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

雖說南京朝堂上,馬阮和東林黨人忙著爭權奪利,但朝野還是有很多有誌之士,提出了趁著寇虜爭鋒,得空南顧的機遇,從速穩固淮泗和湖廣防地,以此來應對時變。

這時大明朝廷,還是有必然的嚴肅存在,特彆是對文官,仍然有比較強的束縛力。

這江山畢竟還是朱家的江山,大臣不急,小天子心急,隻是貳心急也冇用,兵戈就要銀子,新稅法通不過,朝廷就冇錢,軍隊天然也就趴著不轉動。

江北冇有題目,那南京朝廷擔憂的方向,便就剩下湖廣。

是以在明軍收取武昌,西麵防備有了必然的包管以後,南京朝廷便逐步減少了給湖廣的賦稅。

畢竟戰役就要征稅,征稅就侵害了東南官紳的好處,東林黨人正壓著新稅法不讓通過,這個時候如果發作大範圍的戰事,那新稅法便壓不住了。

二百多年的老帝國,處所上的鄉紳、豪強同處所官,同朝中官員的乾係已經盤根錯節,每一戶大鄉紳,即便是這一代冇人仕進,往上一扒拉幾代人,保準有進士老爺,都有弟子故舊存在。

南京不撥賦稅,湖廣方麵力量最強的明軍,便一向冇有動靜,使得湖廣地區,仍然保持者高義歡占有襄陽,西軍占有荊州,明軍則占有武昌、嶽州、長沙等大片地區的局麵,並且保持了將近一年多的時候。

南京拋棄了北方的承擔不說,曾經被流賊和悍夷兩大勁敵,輪番爆錘的局麵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兩大勁敵在北互掐,南京朝廷則抽身而出,能安閒的座山觀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