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亂兵來了,是戰是逃?[第1頁/共2頁]
“山下抓住的幾個仙顏小娘子正幸虧此享用。”石德廣淫笑著說道:“我們占了這道觀,今後下山做買賣,倒也便利得緊。”
“賢弟感覺這一步走得如何?”裴青看似扣問,卻掩不住一絲對勁之色。
分開慌亂逃竄的災黎,孟九成穿過供奉殿,跑到廟門處,爬上架好的梯子,舉目向山路上望去。
“我去廟門看看,你們清算好東西,籌辦逃竄。”孟九成操起大槍,叮嚀一句便奔向了前麵。
望著逐步靠近的人馬,孟九成冷靜地數著。一個,兩個,三個……數到十一時戛但是止。再看了一會兒,終是冇有看到前麵還跟著的。
如果在後代,這些為外族交戰的漢人恐怕要被稱之為“漢奸”。但阿誰時候卻冇有這個稱呼,精確地說,人們並不把他們當作“漢奸”來對待。
莫非本身就被這十一個亂兵嚇跑了?孟九成微眯起了眼睛,心中是萬分的糾結和不甘。
裴青比較工於心計,手中一柄狼牙棒,也很有些工夫;石德廣則射得一手好箭,一杆長槍卻比較平常。
“大哥看得遠,謀得深。”石德廣向著裴青點讚一個,說道:“若還跟著孫正忠那老匹夫,我們兄弟何時能有出頭之地?老匹夫氣度侷促,又貪鄙財帛,小弟早就受夠了。”
在山東華北的金國軍隊,抵擋不住蒙軍打擊,被擊敗後淪為亂軍。亂軍如匪,所過之處也是劫掠燒殺。
比方金哀宗初政,詔褒死節義士,立褒忠廟,以鼓勵抗蒙將士時,第一批名單中共有十三人,除了一報酬西域人外,其他皆為漢人。另有金元間凡遇戰事,金國按例也要簽發漢人丁壯從戎,名為簽軍。
義兵和強盜也是如此,規律嚴明的步隊,或者是劫富濟貧、不傷布衣的豪傑,那是少之又少。
比如蒙古軍南下,是以劫奪粉碎為主。鐵騎所到之處,“群眾殛斃幾儘,金帛後代,牛羊馬畜,皆囊括而去,屋廬焚燬,城郭丘墟”。
裴青嘿然一笑,說道:“亂世已至,隻要有錢有人,何往而倒黴?孫正忠是斷難成大事的,我們兄弟藉機離開,或可一地稱王,或可轉投強主,繁華倒是跑不了的。”
他們想得挺好,道觀雖破,卻也能遮風擋雨,臨時落腳安息。然後再逼著俘虜砍木立寨,強拉精乾擴大部伍。將來或是占山為王、劫奪搶擄;或是看準情勢,投奔強主,都不失繁華安閒,更勝似給貪鄙無膽的孫正忠當狗。
一行人馬來得並不急,山路比較狹小,又有一層厚雪。來人估計也是怕滑,掉退路旁的溝裡。
一起劫奪,軍隊也逐步分離,象裴青和石德廣如許不肯屈居孫正忠之下,不甘劫奪的財物多被孫正忠所打劫的,天然不在少數。
也是啊,十一個全部武裝、窮凶極惡的亂兵,要對於幾十個隻會回身逃命的災黎,確切不需求更多的人手了。
“道長,景象如何?”上麵傳來了焦心的喊聲,倒是穆易和曉薇,另有大醜、三明,乃至是喬娥也趕來了。
一夥亂兵不慌不忙地上山,在他們看來,占有道觀、劫奪災黎如探囊取物般輕易,卻不知孟九成等人正在嚴峻的安插,要給他們以迎頭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