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清溪小鎮[第1頁/共2頁]
果不其然,唐玄宗接著道,“你是慈恩寺空渡大師轉世,瑞獸也是你最早現的,定是上天見朕管理國有方,特地用這類體例奉告朕,派你來幫手朕,現在朕讓你去辦一件事,但願你不要讓朕絕望。”
餘弦心道,看來古往今來,哪個朝代都不缺溜鬚拍馬之人,這話說的不顯山不露水,寥寥數語便把功績歸到了天子身上。
唐玄宗點點頭,“不錯,恰是此地。”他望著餘弦,道,“此鎮住民全為前朝遺民子嗣,建立者在前朝立有赫赫軍功,且有功並不自居,大唐建立後便去官歸隱,天賦子念其忠心,許其開地建鎮,並承諾此地以內,官兵不入。”
噢,餘弦明白了,這青溪小鎮的建立者必然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曉得免死狗烹的事理,驚駭功高震主,早早便闊彆了權力排擠的是非之地。餘弦也是聰明人,頓時便想到皇上屏退大臣,隻留他一人,還給他講這些,莫非……?
念罷把聖旨遞到方丈手裡,口中道,“給方丈道賀了,慈恩寺此次可風景了。”
唐玄宗頷道,“如此朕就放心了,那朕就等著你的佳音了。”
計公公道,“主子記得,當時張國師說此為天語,找到以後自能解開此中的奧妙。”
計公公唸叨,“奉天承運,天子詔曰,自開元以來,吾朝國運昌隆,四海昇平,慈恩寺挾佛法之精要,享廟堂之恩澤,得以瑞兆頻生,先有高僧轉世,後有神獸來臨,此承平亂世之兆,百姓萬民之福。 現宣空普大師及瑞獸入宮,朕劈麵見異跡,親感天恩之浩大。欽此。”
計公公道,“皇上是天定明君,有經天緯地之才,戔戔火球又何足掛齒,遲早是皇上的囊中之物,現在不就已經找到第一塊了嗎?其他幾塊都會一一現身的,還請皇上不必為此掛懷,以免傷了龍體。”
方丈笑著道,“計公公客氣了,請移步寺內歇息,我這就叮嚀廚房籌辦飯菜。”
計公公接過印遞到餘弦手上,餘弦低頭一看,這是一枚約有一元硬幣大小的印章,上麵刻著篆字,銀鉤鐵線的他也不熟諳,但他一眼便看出此印是由整塊雞血石製成,通體血紅細緻,品格極好,當下也不客氣,收在了身上,內心另有點遺憾,如果能再賜一件黃馬褂就好了,轉念一想,黃馬褂是清朝例製,唐朝如何會有?
餘弦撇了計公公一眼,低頭向皇上伸謝恩,內心想的倒是:你可彆候著了,找到東西我立馬玩失落。
唐玄宗感喟道,“那裡找到了,隻是現了它的下落,但阿誰處所官兵不能進,以是……”
進了皇宮,文武百官早列隊站好,等著親眼目睹瑞獸,天然又是一番恭維客氣,不必多言,最後皇上宣退文武大臣,隻留下餘弦一人,另有計公公在一旁服侍,偌大的宮殿內,空蕩蕩的隻要三人,氛圍一下顯得有些古怪,餘弦內心打起了鼓,不曉得上麵會生甚麼事情。
按照朝廷供應的輿圖,清溪小鎮在大行山脈深處,餘弦帶著小白出了長安,一起向東而來,這日顛末洛陽城,他想起當初和李白相見的景象,他是個重豪情的人,一時之間有些感慨,便又去了那家酒樓,自前次來過一次以後,這裡的雪片雞和冰糖玉湘蓮就讓他一向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