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天長地久恨[第2頁/共2頁]
兩岸青山送東水,泛舟餓龍撫古琴。彌歌不驚鳴翠鳥,細柳搖擺畫日媚。蓮花深處采菱女,笑盼倩影成雙去。天長地久長生恨,隻羨鴛鴦不羨仙。
白龍郎君與為若之事固然木蔚來早有所聞,但白孺子所述,竟比小白的影象更要清楚和詳細。便問白孺子:“你為甚麼如此清楚?”
終有日,天藍水碧。為若纖纖玉手重濯海水,清波泛動,波紋綿綿。天空俄然呈現五彩繽紛的光輝。輕靈地飄零、突明突暗,時紅時綠,時藍時紫,變幻莫測,燦豔奧秘。一條十丈白龍騰海而出,盈盈落地時,已是一名風采翩翩的儒雅美少年。少年自稱白龍郎君,乃尼盧奧之神龍,為睹為若之風采,特來相見。少年之美,不在為若之下。為若見這少年舉止不凡,非普通凡夫俗子,便嫣然一笑。少年變出古琴,按弦撥彈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綽吟挑抹舞五絃,漁舟唱晚隨流水。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可貴幾次聞?為若和音而歌,但見朽木再生,花滿枝頭;風凝水止,鳥蟲不語,魚沉不動,六合萬物恐怕間斷了這美好的樂聲。這個斑斕的相逢,為若早已芳心暗許。臨彆時,白龍郎君贈給為若一顆環球無雙的寶珠,並承諾三天厥後迎娶。
湛龍海漁民有一女名為若,心腸仁慈,孝敬節約。捕魚,撈蚌采珍,其父不消勞作也可衣食無憂。為若十六歲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笑兮閉花羞月,愁兮朝露淚憐;舞兮百鳥和鳴,歌兮魚蝶不去。在為若風情之下神魂倒置的費事男人和繁華公子不計其數。時有人懷好逑之心前去窺測,得美人一瞥,魂飛九天,獲美人一笑,三月不識肉味。自慚形穢至此,亦使為若之名更盛,就連那潛於江底的神龍也屢聞不鮮。
白龍郎君與為若的神仙美眷餬口並冇有持續太久。溫-疫四起,哀鴻遍野。為若的漁村也冇有倖免,為若之父死於溫-疫。神龍算得有妖孽為害人間,決不能坐視不睬。此時為若腹部已高高隆起,龍子即將出世。白龍郎君將為若安設在安然的處所,便乘夜潛餓龍江而去。臨行前道一聲保重,今後一去不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