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枯五章儘複燕雲辭勸進 憂念外戚奏賜婚[第1頁/共3頁]
汪藻此人乃是饒州人氏,欽宗時任太常少卿,為官廉潔,嫉惡如仇,與蔡京、王黼等極其不對於。後金兵圍城,他乃是留守東京之臣,因反對張邦昌等人賣國求榮,幾近被害死,後婁敏中光複開封後,將他救出。三娘還京後,命他出任大名府留守,兼顧北伐軍需賦稅。
種師中道:“如此魯王軍令是持續北伐,軍令中命我等持續三路北伐,我左路軍出雲州大同府,攻金國西京路,下橫州,一起掃蕩至上京。中路軍自燕京北上大定府,攻鹹平府,一起北伐至上京。右路軍東渡遼東,與嶽飛部自遼陽府北伐隆州,掃東北上京路,最後三路軍馬會師上京。”
三娘在開封福威日盛,又得燕雲捷報,朝中天然是一派歌功頌德。十月初,捷報傳來後,開封城表裡張燈結綵,三娘下旨大肆道賀三日。
李綱說到這裡,站起家來道:“說句不該說的話,要真是朝中冇了魯王,我大宋國運會如何,諸位可曾想過?開封城破,二帝淪為階下囚,即便是康王南渡,最後定然也是偏安一隅,此後大宋將如晉朝普通,丟掉半壁江山,我等如何麵對天下軍民?對我來講,誰做天子能安寧天下,護國擎天,我便支撐誰。”
三今後,便有河北大名府留守汪藻上書朝廷,奏請天子禪位魯王。汪藻這一封奏表上書後,激起了軒然大波,朝中各大臣紛繁上表勸進,跟風影從。
而鎮守大同府的完顏婁室與完顏昂就冇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兩人領軍退守大同府後,尚將來得及撤兵,便被左路宋軍圍困在大同府。宋軍圍城一個月後,終究攻破了大同府,金軍自完顏婁室、完顏昂以下三萬金軍儘皆毀滅。而大同府也遭到極其嚴峻的粉碎,宋軍炸塌了數段城牆,城內的軍民百姓飽受烽火苛虐,最後宋軍破城後盤點戶籍,隻餘人丁五萬餘人。
李綱道:“魯王軍略已然都擺設到位,左路軍馬隊居多,正能夠戰養戰橫掃金國西路,中路軍與右路軍可靠海運,出兵北上,再有魯王已經命令教汪藻勝任燕京留守,兼顧北伐軍需糧草,汪彥章(汪藻字)此人廉潔任事,定會妥當辦理好後勤軍務,我等伐金再無後顧之憂。再有史進那邊統領十餘萬西軍聲援,想來這趟北伐,可一舉安定北地。”
諸將紛繁發言,唯獨宗澤沉默無語,最後隻道:“魯王軍略擺設並無瑕疵,遵辦便可。”商討後,諸將便紛繁辭職,自去籌辦出征之事,堂上隻剩下種師中、李綱、宗澤三個。
李綱道:“恰是,聽聞魯王世子扈宗明,雖年齒尚幼,不過五歲,但資質聰慧,得聞已經四書五經皆會背誦,將來定是個安邦定國的明君,隻要魯王將來不再結婚,我們便扶定這個天命之子,建國立朝,持續漢統,又有何不成?”
種師中頓了頓續道:“莫非朝中就無忠臣了麼?為何廉如汪藻,忠如黃裳,義如元景,這很多宋室老臣都支撐魯王勸進呢?實則是大宋已經氣數儘了,勉強護持,與國有利啊。”
李綱淡淡說道:“宗老將軍,平素你我二人無話不談。可還記得當年守東京時,你我二人殫精竭慮,為欽宗運營軍事,可有哪一件是順順鐺鐺做了的?為國為民的抗戰,到了欽宗天子那邊,老是變成和談的籌馬罷了。國度興衰,天子有責,趙宋陵夷,天命不再,莫非這個時候了,宗老將軍還要抱定趙宋不放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