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圩三章碧血丹詔書傳世 勤王南逃轉圜間[第1頁/共3頁]
郭藥師看了幾眼,又道:“隻因那柔福帝姬女流之輩,初登帝位,又年紀尚幼,號令勤王,須得有能臣乾吏主持此事。我家主公恩服一方,更兼揮軍戰金兵於黃河,擊其暮歸,又解太原、河間府之圍,這趟獨領一軍前來勤王,主持勤王大事,當仁不讓。還請二位詔命我家主公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併兼輔政大臣,出任平章軍國重事,幫手柔福帝姬,統領諸路勤王軍馬纔是。若這聖旨以內,冇有言明何人輔政勤王,隻怕我軍諸將不平,到時候遲誤體味救兩位陛下的大事就糟了。”
見兩個無語,郭藥師緩緩說道:“局勢已去,兩位還是先思慮如何讓大宋社稷儲存下去再說吧,將來功過自有先人批評。”徽欽二帝皆是長歎一聲,隨後欽宗便提筆謄寫聖旨,這道聖旨便是數落康王如何不遵旨勤王,數典忘祖,擁兵自重等等罪過,而後拔除康王爵位,又免了他大元帥之職,貶為百姓,著命新任太師、平章軍國事、天下兵馬大元帥扈嵐緝捕問罪如此。
寫完以後,郭藥師看了無誤,便請欽宗署名用印,完了以後又請徽宗道:“還請上皇署名用印。”道君天子道:“我已經禪位,由皇兒謄寫聖旨便是。”郭藥師滑頭一笑道:“上皇固然退位,但恩威猶在,現在天下官吏多數都是上皇舊屬官吏,若無上皇印鑒署名,如何能服眾?”
徽欽二帝無可何如,當下欽宗隻得提筆在聖旨內寫了,傳位柔福帝姬後,由山東路宣撫使扈嵐輔政,加封太師銜,出任平章軍國事,兼天下兵馬大元帥,掌攝朝政並統領天下軍馬勤王如此。
聽了郭藥師的話後,徽欽二帝都是鬆了口氣,隨後郭藥師告彆而去,臨行前叮嚀看管兵卒給兩個籌辦些好酒美食,也算是安撫一下兩個。不幸徽欽二帝,昔日高高在上的天子,現在兩道聖旨隻換來一頓酒食罷了。
郭藥師緩緩說道:“那康王抗旨不尊,領軍南下遁藏金兵,冇有遵旨前來勤王,實屬大逆不道,還請兩位聯名下詔,拔除康王爵位,免其大元帥之職,貶為百姓!”
郭藥師將聖旨攤開,晾在一邊,隻等乾了以後收好,轉頭又取出一份丹書來,放開來道:“頭一件事兩位已經做了,另有一件事,請兩位明詔。”欽宗問道:“另有甚麼事?”
兩人都是無語,這時候才發覺彷彿上了郭藥師的套。這個套倒是一環扣一環的,本就是三娘教給郭藥師的,她算準了徽欽二帝的本性,因而一步步的將二人逼到了死衚衕裡,隻能服從擺佈。
郭藥師道:“我麾下親軍已經籌辦好,隻等主公那邊收得聖旨後,後續兵馬不日將趕到彙合,當時主公將揮軍與金人惡戰,便在與金人鏖戰時,金人營地以內定然戍守鬆弛,我這裡便會揮軍起兵,救出兩位去,其他宗室、大臣等人也一併挽救,最多不過三五日之事。”
郭藥師摸著鼻子嘲笑道:“方臘是算甚麼東西,也配與我家主公相提並論?我家主公心胸萬民,曉得當時如果起兵附逆,固然你大宋朝廷不必然能安定兩家,但如此一來天下定會大亂,刻苦的隻會是我漢家百姓,是以主公天然是不會起兵附逆的。現在金人南下,乃是胡奴外族入侵,要保中原漢人江山,隻要我家主公能辦到。兩位落得明天這個境地,而我家主公能握有天下局勢,實則是兩位隻從一家之天下去管理天下,而我家主公則思慮的是萬家之天下,孰優孰劣,孰高孰低,一望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