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1頁/共5頁]
我侷促行禮:“玉機拜見王爺。”
我點頭道:“不必。玉機身在此中,不便親身去問。”
我轉頭向芳馨道:“姑姑去樓上我的枕邊將三才梭拿下來。”
我又道:“隻要犒賞麼?”
我再次看了一眼芳馨,微一嘲笑。施哲道:“莫不是大人早有此猜想?”
班駁的小門儘是裂縫,有粗糲而結壯的觸感。腦海中響起我在梨園看《憲英勸弟》時那一縷縹緲的琴聲。固然國喪中不能有絲竹之聲,心中卻出現深切而隱蔽的巴望。我欲抬手拍門,想了想又放下,隨即轉念:梨園盛景,“非必絲與竹,山川有濁音”[106]。
施哲道:“可惜,鐵證當前,她卻矢口否定是陸府所贈,隻說是本身積累所得。不得已用了刑,竟還堅辭不吐,甚是氣硬。”
我歉然道:“俄然想看梨花,便去了梨園。”
施哲笑道:“大人如何將這殺人利器擺在枕邊?”
琴聲頓了一頓,有人在門裡尖聲怪氣道:“誰要聽這些怨婦詩!”
我點頭道:“李九兒是罪人,竟有人半夜私祭,想來是極憐憫她了。”
我赧然道:“說出來教二位大人見笑。三才梭雖是殺人利器,於玉機卻有拯救之恩。隻因玉機怯懦,隻要將三才梭放在枕邊方能安睡。何況,玉機曾拿著此物問過昱妃娘娘,娘娘說這梭是周貴妃暮年利用的暗器。陛下也說,三才梭這個名字,還是周貴妃親身取的呢。”
李瑞聞言獵奇道:“甚麼三才梭?”
因而我將在景靈殿遇刺前後的景象細細說了一遍。施哲聽後,起家踱了兩步。他倚門站定,很久方道:“如此說來,能夠與陸府大有關聯。隻是若無柴氏的證詞,是冇法定陸府的罪的。”
我歎道:“隻是她是我的拯救仇人,這可如何是好?”
李瑞忙道:“是是是,想必恰是如此。”
施哲道:“是鹹平十七年八月十二日。”在皇後崩逝之前近五個月,想來她和陸府來昔日久,乾係非同普通。施哲又問:“不知大人可要親身查問麼?”
我轉頭看一眼芳馨,點頭道:“我從未見過這個李九兒。”
出了金水門,一起向東,走到梨園門口時,不覺出了一身細汗。微風中泛動著暗香,我欣喜無窮,排闥而入。但見梨花如雪,整座梨園空無一人,戲台空蕩蕩的,如在雲端之上。往梨花深處走去,在一處小小的院落前愣住腳。推了排闥,紋絲不動。
【第三十節 鄰哉其朋】
我亦吟道:“何事長門閉,珠簾隻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後宮遲。蕙草生閒地,梨花發舊枝。芳菲自恩幸,看卻被風吹。”[108]
芳馨道:“怨不得女人一回宮沈姝娘娘就來拜訪了,本來竟存著這個心機。隻是……”她掩口一笑,“我們女人如何會做貴妃呢?”
施哲笑道:“聽聞大人在景靈殿中與信王世子佳耦研討案情,又去監舍看望宮女銀杏,足逗留了半個多時候纔回宮。心誌之堅,足見一斑。”
高思誠道:“恰是。他的孤拐性子又犯了,明曉得你我在門外,卻不肯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