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得償所望[第1頁/共3頁]
當然,這對馬林而言,倒是一件功德。為啥?如果張彩被大赦了,那麼以他部長級的退休級彆,底子就不消跑到東番島討餬口了。而馬林,也會喪失一員大將。以是,對於此次劉謹的閹黨成員不被赦免,馬林也是鬆了口氣。
需求指出的是,大明戶籍辦理非常嚴格。之以是不等閒開放港口,也是怕馬林等人“奇特的長相”嚇到百姓。
文官都是很記仇的,比如,清朝雍正天子,因為讓“官紳一體納糧”,侵害了文官階層的好處,因此被文官們在記錄汗青時用力黑了一番,成了暴君。而他阿誰好大喜功,才氣和其相去甚遠的兒子乾隆,因為放縱官員貪腐,卻被無恥的文官描述成了“聖君”。
是以,對於李東陽這類謹慎的體例,馬林非常歡迎。有了保險辦法,今後就不消擔憂彆人冒充自家船隻,來掠取貿易的好處了……
本來大臣們隻情願開放福州港供馬林的商船停靠貿易的,但馬林驚駭隻要一個采購點的話,輕易被明朝販子掌控貨源、舉高代價。以是,他要求多開放采購港口。貨比三家,才氣不虧損。
不過,出於安然考慮,大明君臣決定――隻答應東番宣慰司的商船,停靠在福州、寧波和廣州三個設立了市舶司的港口。
不過,在移民過程中,馬林必須向本地官府報備查對,隻答應無地盤的災黎移民,不準招攬有地盤或者有地耕的耕戶,以免影響大明本身的糧食出產。並且,招攬災黎的地點,限定在福州、寧波和廣州三個港口,不準派人去本地地區招攬災黎……
至於每次貿易前都要去本地市舶司報備,則是李東陽驚駭海盜冒充東番宣慰司的船滲入三地港口。如果不謹慎被海盜偷襲了,或者讓海盜采辦到了充沛的補給,那就成了禍害了。
為何?還是馬林進獻的紅薯鬨的啊……
正德和朝臣們一互市討後,也承認了馬林的說法――都冇地盤了,紅薯再高產也和他們無關。是以,馬林也獲得了移民災黎的答應。
“準北海國國主馬林所奏請,冊封馬林為北海國國主,位比大明國公。正冊封馬林為東番島世襲土司宣慰使(從三品),掌管東番島軍民事件……許東番島宣慰司的商船來大明采購貿易,但隻準停靠福州、寧波和廣州三處,且每次停靠,均需在本地市舶司報備……另,北海國因為路途悠遠,可準四年遣使來京朝貢一次。而東番島宣慰司,則需求每年都遣使來京朝貢,插手正旦大朝會……”
……
以是,每次貿易前,來自東番宣慰司的商船,必須消弭武裝,先去市舶司登記備案,並查對朝貢答應證,製止有人冒充。
此次封賞,首要就是給官員們增加文武勳和文武散階。這些都是虛銜,但也不是完整冇有效處。比如,職位低但勳階高,就不需求向職位高但勳階低的人先施禮。這玩意,實在就像貴族爵位一樣,隻是不世襲罷了。並且,有了勳階,也能夠多拿一份薪水,也是很不錯的。當然,大明高管不靠薪水度日。隻要清官,纔會看重這玩意。但是,加勳階,也是光榮的表示,很合適顯擺,說出去倍有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