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歐皇崛起 - 第1837章 煤球燒磚

第1837章 煤球燒磚[第1頁/共3頁]

固然本錢大增,但馬林曉得,這也會拉動GDP。再說了,燒磚的買賣也是馬林本身的。就算賺得少點,也是有賺頭的。總之,也算拉動內需了。這但是21世紀中原經濟扶植的絕招――基建狂魔和拉動內需……

馬林記得,銅的熔點是1083度,和燒磚上限的1100度非常靠近。以是,他想了個彆例――讓人用夾子夾住幫著一小段細銅絲的鐵絲,探入爐子裡。如果銅絲熔化,那就是過火。不熔化,天然是普通……

跟著一車一車的磚頭源源不竭地從埃姆登港四周的煤球磚窯裡拉出來在世人麵前裝船運出海(傳聞是運往美洲),人們目睹為實,不信也得信啊……

為了共同鼓吹打算,北海國開端大肆修建燒磚的土窯。這些磚窯都是高大的立窯,利用的燃料也不是柴草,而是北海國特性的煤球。

利用柴草燒窯的話,溫度普通不會很高,普通達到700到1000度就頂天了。而剛巧,燒磚的溫度範圍,就在900到1100度之間。超越這個溫度,燒出來的就是過火磚(也叫過燒磚),各種變形不法則。

當然,這隻是前期測試時用的。如果每次都用銅絲測溫度,喪失銅也很多。一開端,利用煤炭燒磚那是各種狀況,出了很多奇形怪轉的過火磚。厥後,喪失了很多銅絲後,一些善於燒磚的工匠對門路停止了改革,加了一些泄氣口,製止窯溫太高,終究節製住了溫度。

馬林計算來計算去,最後發明一個奧妙――那就是,磚頭雖貴,但也是人做出來的。此中的本錢,實際上首要破鈔在人力上麵。

但美洲不一樣啊,那邊最不缺的就是地盤泥土,隨便燒磚也不心疼。並且,佈雷頓角島上的悉尼煤礦,固然產煤不是很多,可在這個冇有產業的年代,煤炭的利用量也少。恰好,拿煤炭燒磚,也算物儘其用,製止華侈。

為了在法國打響名譽,馬林派出去的運磚船,用心在法國塞納河口的勒阿弗爾港停靠和補給,讓法國人親眼瞥見很多磚頭被拉去美洲“苗條城”了。然後,這則動靜就會順著塞納河傳回巴黎……

究竟上,埃姆登港的那幾座磚窯,不過是起樹模感化的。真正產量大頭,還是在佈雷頓角島。

也就是說,隻要有充足的人,在佈雷頓角島那種煤炭和泥土資本豐富的處所燒磚,隻需支出人力本錢,就能燒出很多便宜的磚頭來。即便運回本土,也比在本土燒磚本錢要低。畢竟,本土燒磚,破鈔黏土不說,煤球也要從老遠的魯爾區或紐卡斯爾運輸過來。

要曉得,煤炭本錢低,燃燒熱量大,比利用柴草便利多了。馬林為了鼓吹,特地在埃姆登港四周也修建了幾座煤球磚窯,整天燒磚頭給外人看。固然淨化了大氣,但馬林又不住在埃姆登,管他呢……

本地緊挨著悉尼煤礦,泥土資本又豐富,燒磚不要太輕易哦。如果在北海國本土大量燒磚,馬林還捨不得泥土資本呢。畢竟,本土地盤資本不那麼豐富,黏土也很貴重的好不?

不過,煤球的題目在於――燃燒溫度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