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2章 宿務島銅礦[第1頁/共3頁]
明朝的士大夫,對於農業、銅等底子的東西,是非常正視的,也是不肯等閒授予彆人的。銅對於他們而言,就是錢。給馬林銅,即是就是給錢啊,他們能捨得?
之前,馬林每年不過從印度采購幾十噸銅。厥後打透明朝貿易航路,可卻丟掉了印度銅貿易。以是,他每年能獲得的銅,也就小幾十噸。510噸,的確有點多......
返國後,馬林派人覈算了下,遵循每艘船三四令媛幣(不包含銅炮的船本身不貴)的代價算,200多艘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維爾帆船,估計要破鈔80萬金幣擺佈。
當初,西班牙小王後瑪格麗特學馬林,用便宜的印度銅鍛造馬拉維第銅幣,讓西班牙非常賺了一筆。畢竟,印度銅價連歐洲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就算運回歐洲,本錢也不到歐洲銅價的四分之一。如許,拿印度銅鍛造銅幣,就算是利用手工打造這類低效力的鑄幣體例,光是質料上的利潤,就讓西班牙王室賺翻了。當然,學著做的葡萄牙王室也很賺。
以是,真正能夠影響到,並且能開辟的銅礦,就是日本的足尾寶穴等銅礦了。日本現在四分五裂,征服不是很難。彆的就是,就算日本是同一的,可如果馬林的水兵封閉了海麵,足尾寶穴地點的大名,就算把銅搞出來了,想要賣出去,也必須靠本身。
西班牙的馬拉維第銅幣和葡萄牙的瑞斯銅幣,大小很靠近,幣值也差未幾。也能夠說,葡萄牙人是盜窟了西班牙人的創意。
並且,巧得很,他現在是美利堅王國的國王......後代美利堅那一套,彷彿能夠提早用出來了?並且,剛好用在八嘎國身上......
無法之下,因為貧乏質料,馬林隻好又把目光投向了代價更高的法國銀幣......
馬林不希冀能分多少份額,一年分他幾百噸,他就充足了。但是,就算這點量,馬林也擔憂分不到。為啥?因為明朝士大夫的脾氣啊......
馬林自傲的源泉,就來自於他手裡的北海鑄幣廠。這個5000人範圍的大型鑄幣廠,光是人數,或許比法國最大的鑄幣廠圖爾鑄幣廠要少。但是,出產效力,卻高了很多。
......
幸虧,馬林已經打通了明朝貿易航路,能夠采購到更便宜的明朝銅。遵循時價,印度銅的銀銅比價在1比80到1比100之間。而明朝銀銅比價,目前則在1比160的模樣,幾近比印度銅便宜一倍。
而北海國用機器壓鑄貨幣,效力進步了十幾倍不止。均勻下來,每人一天能鍛造200枚以上。要不是最耗時的製作空缺銅板的效力提不上來,均勻每人每天鍛造500枚銅幣都不是題目。
現在,馬林獨一擔憂的,就是明朝在拿到德興銅礦後,肯不肯分給他充足的銅份額。要曉得,德興銅礦光是比較有開采代價的銅金屬儲量就超越千萬噸。如果朝廷不計本錢投入,年產幾千噸乃至上萬噸都是冇題目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滇銅,在乾隆年間,滇銅東川銅礦,年產粗銅就達到了8000噸之巨。要不然,乾隆通寶也不會眾多成災,一點都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