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起弗裡斯蘭[第1頁/共3頁]
宴會結束後,弗裡斯蘭抵當軍統帥西瓦格直接奉9名原弗裡斯蘭貴族的號令分開了蓋爾登,前去格德司公國北部弗裡斯蘭抵當軍的駐地,籌辦出兵事件。和他同業的,另有5000格德司軍隊。隻不過,這5000人,都換上了弗裡斯蘭人的傳統服飾(這個年代軍隊遍及冇有同一的禮服,都是穿各自民族的打扮),並打出了弗裡斯蘭抵當軍的燈號……
作為敵手,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天然把薩克森公爵高低調查了個遍。以是,查理二世很清楚,阿爾佈雷西特公爵小我才氣和聲望都很強大,但是,他的擔當人布希王子,倒是個草包。
而前來彈壓的軍隊數量不敷多的話,以現在弗裡斯蘭抵當軍和格德司的8000聯軍,足以和薩克森公國停止對抗……
但實際上,薩克森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是個非常賢明睿智的統治者。十幾年後在德意誌掀起波瀾的宗教鼎新家馬丁路德,究竟上就托庇於腓特烈大選帝侯。不過,腓特烈大選帝侯很聰明,他固然庇護馬丁路德,但卻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厥後的強勢天子查理五世周旋,使得薩克森選帝侯國冇有和查理五世撕破臉。但是,他歸天後,他的繼任者,卻和查理五世撕破臉,並導致本來屬於家屬長支的薩克森選帝侯國被查理五世送給了阿爾佈雷西特公爵的後代這一支。長支的成員,則被剝奪了選帝侯稱呼,並被剝奪大部分封地,淪為小諸侯(比如薩克森-科堡,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就出自這個分支的後代)。
加上,布希疇前獲咎過腓特烈大選帝侯,如果此時格德司公國和薩克森公國開戰,腓特烈大選帝侯都一定支撐布希。即便支撐,也會很有限度,不會傾力支撐。
倒不是說布希才氣有多不堪,而是,和阿爾佈雷西特公爵比,他的確是個草包。阿爾佈雷西特公爵固然隻是薩克森公國的公爵,但是,仰仗其聲望和手腕,能夠把薩克森係的貴族都堆積在其麾下,比法理上的薩克森係第一貴族腓特烈大選帝侯還要強勢。究竟上,腓特烈大選帝侯才應當是薩克森係貴族的領頭人。但是,阿爾佈雷西特公爵是腓特烈大選帝侯的親叔叔,是長輩。並且,阿爾佈雷西特公爵比腓特烈大選帝侯更有聲望。以是,之前薩克森係的貴族,實在是以薩克森公爵為首級的。而腓特烈大選帝侯,還要聽叔叔的。
眼下,腓特烈大選帝侯已經37歲,有充足的聰明,經曆也充足豐富了。在叔叔歸天後,他很天然地接過了薩克森係貴族圈的帶領權。而阿爾佈雷西特公爵的兒子布希,本年固然已經29歲了,但政治上還很稚嫩。乃至,之前布希還和堂兄腓特烈鬨得很不鎮靜。
如許,查理二世本人,完整能夠埋冇在幕後,讓這9個傢夥去吸引大師的目光。當然,靠這3000人,是不敷以和薩克森公國對抗的。
探聽到這些動靜的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以為,從現在起,新任薩克森公爵布希如果和人牴觸,將冇法動用全部薩克森貴族圈的力量。因為,他不但冇有薩克森貴族圈的帶領權,也冇有阿誰聲望和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