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禍從天降[第2頁/共4頁]
因一乾家人被十足打發去了鄉間,這管事溫福乃是本地人,不曉得老爺太太的秘聞,說道:“大爺已在監中了,小的們又不敢去問,這還是州裡熟悉之人透的信兒。”
更有甚者,朱高熾以為徐汶為人幾次無常,私德不修,曾親口說出不能讓他仕進的話,算是完整絕了宦途。這也是為何徐汶肯灰溜溜的跑到山東,隻因在都城已經冇了容身之地。
建文期間王家被大赦,當時十幾歲的王如玉便跟著親人投奔了姑姑,本年無所事事聽聞表哥在泰安過得不錯,投奔山東而來,何如徐汶不大待見表弟,幫助了些束脩讓他去州學讀書。
不過自家人待他卻不薄,不但三叔把本身的田莊送給了侄子,徐慶堂佳耦也送來三萬兩銀子,徐灝送了一支運河船隊,沐凝雪購買了泰安城一處宅院並補葺一新,伉儷倆為此破鈔的銀兩不下五萬兩。
耿氏叫道:“你哥哥從冇留過甚麼姓吳的在家中住,這話從何提及?”
徐汶先是愣了下,從速一邊換衣,一邊叮嚀預備茶水,又叮嚀廚房籌辦宴席。彆人剛走到二門口外,就見十幾個文武官員昂然走入大門。
耿氏比來正日夜擔憂,方纔收到孃家差點被滅族的信,耿家失了勢固然另有徐家能夠希冀,但徐汶如何說都是個布衣,犯了國法也得遭到懲辦,隻嚇得心膽皆碎,忙差人去州裡探聽。
衙役們衝了上前。二話不說把徐汶的嘴給堵上,上了大鎖回身簇擁而去。不幸徐汶迷含混糊的還冇弄清楚如何回事呢,這一幕把那些朋友和家人們都嚇呆了。
朱榑說道:“既然人家父親都已顛季世多年,該以甚麼藉口拿人?”
此事立時顫動了前後襬布,有的朋友怕遭到連累,不管不顧的清算東西倉猝出外避禍,有的朋友則派人多方探聽到底如何回事。也有平日吃不上徐家油水的,內心悄悄暢快。
耿氏見他來用心放聲大哭,臘梅也抹著眼淚,王如玉說道:“都是表哥每日裡結識了狐朋狗友,反倒冷淡自家兄弟,成果鬨出如許的塌天大禍出來。嫂子彆急,他前腳進了大牢,我後腳便在州衙門四周刺探。本來齊王府在清查謀反案子,查出表哥窩藏了叛賊吳康,命泰安官員抓捕後押送去青州。”
大略經曆過靖難之役的齊王也胡想有樣學樣。再現四哥朱棣成績霸業的一幕,返回封地暗中籌辦謀反,一旦碰到了可乘之機,便可打著替建文天子複仇的名義舉兵進京。
在間隔泰安府不遠的青州住著齊王朱榑,在先帝朱元璋一乾博纔多藝的兒子內裡,算是少數幾個不學無術的,暮年在封地裡好事惡事冇少做,並且為人野心勃勃。要不然也不會被朱允炆尋到藉口貶為百姓。
“那該如何辦?”耿氏頓時有些傻眼,“難不成我們都得死在山東?”
王如玉歎道:“他日日耍錢吃酒,不在張三家,就在李四家,三山五嶽甚麼人不熟諳?現在被連累出來就是天大的禍害,此事乾係甚大,當日我家的舊事曆曆在目,我又就教了幾位官員,都說謀反案弄不好是要滅族的,而受科罰倒是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