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頭主義[第3頁/共3頁]
明朝宦海上一樣得論資排輩,燕軍統統將領內裡,職位最高之人都是本來就在朝堂官居高位的,像陳亨本來就是北平府都督僉事,顧成房寬和張信乃至徐灝等莫不如是。
清算兵馬的時候,朱棣大範圍升賞有功將士,都督僉事陳亨升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批示同知張信、房寬升北平都司都批示僉事;都批示僉事張玉丘福朱能等一乾大將俱都升為都批示同知。
連同徐灝身邊的各級將領俱得各升一級,不過除了徐淞外都不附屬於北平都批示司,乃是附屬於北平燕山衛,也就是說連同徐灝都算是留守軍,而大多數將領都是跟隨燕王出征的堂堂野戰軍。
實在不管是鐵鉉還是盛庸徐輝祖都不敢公開暗害燕王,弓弩火器等一概都不敢利用。用城門構造之一的鐵板是為了試圖形成一起不測,砸傷馬匹後有伏兵衝出來活捉朱棣,不料連馬都冇傷到,大驚的朱棣倉猝調轉馬頭揚塵而去。
朱棣作為政治方麵一樣優良的主公,升賞將領時就已經駕輕就熟的考慮過此節,天然不能讓在北平職位很特彆的徐灝進入都批示司,就連一向在軍中做謀士姚廣孝也僅僅掛著個文官職位。
十月初六,燕軍順利返回北平,徐灝隨之北歸,沉著下來的朱棣又規複常態,大要上對徐灝仍然親熱信賴有加。
這下子燕軍連攻城都不能了,一個個恨的咬牙切齒,而冇有後顧之憂的守軍利用出各種火器,夜晚派出死士到處放火,夏末秋初的時節天乾物燥,動輒營寨整日裡火焰沖天。加上趕來救濟的各地兵馬持續不竭的攻擊,使得燕軍為之防不堪防。
朱棣神采紅白交叉,久攻不下的結果終究透露了出來,萬幸徐灝已經安定了河北,擊敗了徐凱的五萬人,使得官軍冇法兩麵夾攻,不由長歎道:“早知如此就該服從徐灝的建言,白白華侈了五個月時候。”
本來每逢戰役神機營都是遠間隔迎敵,因火槍製作不易,戰死者的槍支會被當即取走,當今打完仗後得更是要查抄火槍有無丟失,渡河南下山東,朱棣乃至不準神機營伴同,就怕萬一得勝有將士來不及撤回北方,火槍被朝廷獲得。
上了大當幾乎送命的朱棣隨即暴怒,命令燕軍再次合圍濟南城,鐵鉉當下命守城將士們痛罵燕賊叛國。
當晚燕軍不得已而撤兵,官軍乘勢進擊,朱棣留下大將陳旭帶領三萬人鎮守德州。
玄月的大明湖風景格外美好,湖水都顯得分外清澈見底,各色魚兒落拓的遊來遊去。劫後餘生的濟南軍民咀嚼到了堅固不拔贏得勝利的高興,咀嚼著慶功美酒的甜美適口。
而徐汶手裡的燧發槍是很早從徐淞手裡要來的,一向作為保命兵器背在身上,就因李景隆喜好嘲笑他,冇拿出來獻給朝廷表功。
朱棣更加惱羞成怒,大吼道:“讓徐淞給我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