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端午[第1頁/共4頁]
“有皇上賜的,也有皇後賜的。”燕子恪伸手把燕四少爺纔剛剝好正籌辦往嘴裡放的一枚粽子拈過來,邊吃邊往門外走,“我去換件衣服,籌辦解纜吧。”
孩子們一片喝彩,燕四少爺也顧不得再剝一個粽子,拔腿率先便往門外衝:“祖母您們快著些,我先去馬車裡等了!”
臥槽臥槽臥槽臥槽!黃段子手你快閉嘴!
馬車一起穿街過巷,見很多人家流派上貼了甚麼張天師像、五毒畫亦或是倒貼著的用彩紙製成的各色百般的小葫蘆——這類講究叫做泄毒氣,端五之前就貼上,到了初五這天揭下來扔到街巷中,稱為“扔災”。
官方以為端五節采的藥最好,也是有必然科學根據的。仲夏蒲月,很多草藥已經成熟,藥力最強,此時采藥,結果天然更好。《夢粱錄》也曾有載:“這天采百藥或修製藥品,覺得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靈驗。”
愛湊熱烈的百姓或官家凡是早早就出門趕往停止龍舟賽的湖邊圍觀,比較矜持一些的人家常常隻吃完午餐後纔出門去看個決賽,固然內心也很喜好熱烈,但總不肯被人當作冇見過世麵,不得不擺擺譜。
再看街上行人身上的“設備”,都是頭簪靈符臂纏彩絲,腰懸藥囊足踏蒲鞋,記得穿來後第一次端五節上街,燕七就有一種“全民作妖”的即視感。
此時皇上老子未到,冇人敢先上湖去,大師就都在湖岸邊的空位上等著,不遠處一夥年青人拿了弓箭在玩射柳,被幾名衙差瞥見,跑過來將人攆走了——這四周現在滿地站的不是官員就是官眷,萬人不謹慎失手射著誰,射著誰他們都賠不起啊!
燕子恪又把手裡拿的一柄摺扇一柄團扇給了燕老太太:“皇上賜的宮扇,給二老用。”
龍舟的比賽地點,積年來都在位於京都東部的暘穀河上。暘穀,神話中的日出之地,與位於京都西部的虞淵河相對,而虞淵在神話中則是日落之處,兩條大河直通京都,遙遙照應,每逢節日都是京中最為熱烈的地點之一。
燕家大抵就是如許,比如窮怕了的人一朝有錢後再不想被人看作窮酸,因而想方設法地變相燒錢給人看,燕家這類好輕易有這麼一輩兒人出頭做了官的布衣出身,也更但願自家通身能有一個像世代為官一樣的氣度——起碼燕家婆媳三個都是這麼想,以是不緊不慢地看著孩子們吃過飯,又不緊不慢地坐在廳裡喝茶談天,倒把一群早想往湖邊跑的孩子們急得像火燒了屁股。
再看那暘穀河兩岸來看熱烈的人群,色采素淨的夏衫像是一麵麵招展的彩幡,繽紛斑斕地連成一片,一向連綿到河的另一端。綵衣之上烏壓壓萬頭攢動,吵嚷聲,笑鬨聲,辯論聲,群情聲,堆積起來像是幾百台嗡嗡運轉的巨型發動機,排山倒海普通在河麵與湖麵上四周八方地分散開來,像是隆隆的滾雷,又像是滔天的海潮,世人才一上馬車就被這陣容浩大的氣場震驚得心跳如鼓,渾身的血液不自發地沸騰起來,突而生出萬丈的豪情,可想而知,現在正在那湖麵上做著決賽籌辦的各路競渡健兒又是如何一番嚴峻衝動與高傲彭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