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科場趣事(3)[第2頁/共3頁]
五魁的彌封,是從第五名拆起。書吏唱名,第五名是浙江的舉人鄭訓承。卓秉恬隨即在硃卷上標明名次,順手將貼在卷角、寫著一個明字的浮簽揭去——四總裁複閱各房呈上的卷子,以正大光亮四字作標記。
因為是禦筆親題,天然不能忽視以待,以是先用黃紙固封,封緘之處,鈐著禦章,是白文的‘包涵春育’四字。祈雋藻親身捧著,帶領同官,出乾清宮到內閣大堂。都察院派來的監試禦史,早已達到,相互見過了禮,祈雋藻居中坐下,先有一番話說:“向來策問,都由內閣中謄寫好發刻。為防泄漏,必得周到監督。縱或如此,仍舊不免疏虞。掄才大典,不成不慎;本年我想改個章程,我們本身辛苦一點。如何?”
讀卷官定製八員。天子拿過名單看看,拈起硃筆圈出協辦大學士祈雋藻、吏部尚書賈楨、禮部尚書孫瑞珍、兵部尚書柏葰、工部尚書杜受田、刑部尚書周祖培(陳孚恩之過後,他以刑左遷任本部堂官)、工部右侍郎靈桂、內閣學士車克慎為殿試讀卷官。
舉子考完,就該考官們繁忙起來了。關於會試考場中評卷的細則前文已經說過,此處不贅。到了四月初八夜裡,四總裁十八房官半夜起家合法子時,外龍門傳鼓叫門,鈐榜大臣已到,要開榜了。
“那要看殿試讀卷諸公是甚麼人了?倘然功德的多,就會如中堂所說,成為一段嘉話。”
“如許便好。”天子在內侍的奉侍下站了起來,走到一邊的書案邊拈起禦筆寫了一行字,然後交由內侍,由後者轉交給祈雋藻。後者展開來看,上麵是如許一段話:“朕誕膺洪祚,寅紹丕基,荷穹昊之佑申,緬祖考之彝訓,孜孜求治,日昃不遑,恒思我大清自先皇以來,災害頻繁,四方擾亂不日無之,先皇活著之日,常以此為痛心疾首之第一要務。朕思:我大清立國以仁,與國安養,與民生息。卻有蠻夷外邦,輕犯海疆,誠為未曾教養,不讀詩書之明證。”
開榜先開內龍門,門內便是四總裁手持工尺衡量天下士的聚魁堂。表裡簾官,相互一揖,在合座紅燭當中,分四周落座。正中南向,卓秉恬居中,賈楨、花沙納、孫葆元分坐擺佈。他們的左麵是鈐榜大臣;右麵是綜理閣務的知貢舉。劈麵北向而坐的是表裡監試禦史與提調。東西兩麵,十八房考官相向分坐。如許團團圍住在一張寫榜大案,方始傳喚,抬取卷箱上堂。
“……天下士子多來自官方,見聞親熱,其推之往古,驗之當今。悉心敷陳,必將有教於朕。著毋泛毋隱,朕將親覽焉。”
名次是前一天就定好了的,名為草榜。七千四百六十九名應會試的舉人中,奉旨分省取中二百七十二名。卷分朱、墨兩種,除了五魁以外,每十卷一束,早就排得整整齊齊。翻開卷箱,書吏先呈上第一束五魁的卷子,正考官卓秉恬放在手邊不動;品級二束送到,他纔將墨卷移向右首的賈禎:“脫手吧!”
然後便是殿試的考題。因為是天子臨軒策士,便不會出那些八股文章,而是單考策論一題。題目由大臣選定,歸約成四個字的題目,共擬八個,用明白摺子正楷寫好,立即交內奏事處呈遞。不過一盞茶的工夫,便有內侍傳旨:“宣八人在乾清宮東暖閣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