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清山變 - 第24節 治國之道

第24節 治國之道[第1頁/共4頁]

“朕不是要你複述當初的話,朕的意義是說,這好處二字,用諸古今中外,皆可稱無往而倒黴。英法國人如此,我天朝百姓莫非不也是一樣的嗎?東北土體肥饒,礦藏富有,隻要肯於勞作,不要說溫飽充饑,就是積儲而成小富之家,也決然不是題目——你們想一想,真有一家人辛苦一年,所得之數遠過於在故鄉所得,今後口口相傳,為同親本家欽羨,則移民關外,還會成其為困難嗎?”

既然已經說了,就無妨多說幾句,天子說道,“曾國藩,你還記得當年,你和老六奉旨辦理與英法國人商談的時候,朕提及的‘好處’二字嗎?”

左宗棠是功名心極重的,正如當年曾國藩於他的評價一樣,他如許的脾氣,一旦入仕,必定到處樹敵,用不到幾年的時候,就會有覆頂之災。倒是在駱秉章幕中這十年時候,脾氣雖堅刻還是,但行事之間,倒也能夠予人餘地,不再像當年那樣,為一點事情,揎臂而爭了。

曾國藩和駱秉章相視駭然!天子的話當然有空中樓閣之瞭望,但當真思來,卻也並非在理。隻是,關外的地盤,真的有如許好嗎?若真是如許的話,則今後徙居百姓大計得成,不但使現在各省百姓流民的題目得以處理,更能夠平空多出百數十萬頃的田畝地盤,實在是無上的治國良法啊!

不得宣召,左宗棠不能進到殿中,單獨又回到內裡的值房中等候;駱秉章和曾國藩兩小我徐行進到暖閣,奕正在和天子說話,“………重新令頒行至今,京中閒散旗丁,解纜北上者十中無一!這就是你一年不足,辦差的成果?”

“老六,朕也曉得,旗人生存一事,實在是很讓人難辦,同根本家,一脈相承的八旗後輩,就如許毫不包涵麵的趕出京師,讓他們自餬口路,彷彿確切有點不近情麵。但你想過冇有,現在我天朝的人丁總數,已經超越三億大關。恰好這麼多人,都身處在那邊?疆、藏、青海三處,地廣人稀,竟有行之百裡,不見火食的。甘肅,山西、陝西三省,總還好一點,但也是景況不佳,雨潤豐澤之年還罷了,一遇災年,百姓除外出逃荒,底子無路可走。多年以下,構成常例,到厥後,這幾個省裡的人丁越來越少,中原之區,卻日漸增加。”

“再有,那些適應詔令,規端方矩的照顧家眷,北上徙居的百姓,目睹本身所得,尚不及那些不肯搬離的刁民,心中委曲,自不待言,如果給人鼓譟,反而回京中來,要求賠補差額,朝廷是準還是不準?”

大朝儀早早的散了,天子回到養心殿,駱秉章和曾國藩遞牌子出去,上一次皇上說過,要抽時候見一見阿誰聞名已久的三湘名流,現在,終究將他引到了禦前。

“是。”兩小我恭敬站好,垂手肅立。

奕終究聽懂了,不但他聽得懂,駱、曾二人也無不通盤曉得,天子徙居旗人,不過是為下一步多量的北遷漢人做籌辦呢!隻是,如許一來的,不怕會引發百姓的不滿嗎?畢竟,漢人分歧於滿人,安土重遷,人之至願,讓他們捨棄關內祖宗骸骨、父母邱壟,轉而就道北行,又會有多少人樂於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