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出京辦差(4)[第2頁/共6頁]
福全得旨,轉頭找濟隆問話,並特遣侍衛,帶著濟隆去葛爾丹處問罪,葛爾丹在佛前設誓悔罪,彆的備了奏章和誓書到軍前正式乞降。
這一層天子也是曉得的,他更曉得兒子的分緣不好,如果清查起來,隻怕兒子要承擔的任務還要大於福全呢到時候,又該如何措置?
到最後,他說,“博公,博公,可不要重蹈胡元方的覆轍啊”
“是如許的——。”
當下便找了一個同是常州的禦史,名叫儲尚華的,上了一份彈章,奏劾他‘把持公事,脅製官吏;以酷烈之法殘民以逞,大傷我皇上即位以來銳行新法,到處皆以愛民養民為行政之攸歸之聖意’,這還不算甚麼,在奏摺中,儲尚華說他,‘以未成文之詔旨矇蔽百姓,大肆收斂田土,覺得圖謀私利計,更將省內士紳、民戶之墳塋一概決毀,白骨漫路,令人觸目驚心小民有呈訴之事,皆為該員推搪對付,儘有百姓含淚而去者’
固然是到了,但是西路軍麵對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糧草策應不上。本來天子早就派人辦理過糧台,不過西路環境有點特彆,自從葛爾丹燒荒以後,西路軍行進的路上常常數百裡也不見寸草,有糧也無從屯起,隻能隨軍照顧。現在糧食不敷,隻好減量兼程——如許一來,吃得少走很多,士氣即使始終昂揚,戰力卻非常低下。如果一旦接敵,心不足而力不敷,搞個不好就是全軍淹冇的了局。
第73節出京辦差(4)
葛爾丹的汗位得來不正,是搶了他侄兒的位置而來的。
天子要保全兒子,還要讓天下民氣服,便想出了一條苦肉計,在禦門聽政的時候,他峻厲警告胤褆:“裕親王是你的伯父,如果你是供詞與裕親王有異,我就先拿你正法”
這個葛爾丹派來的使者是用心來此在膠葛的根本上再度製造膠葛的,他的手腕很斷交,更抱著捐軀本身的決計,說話的時候用心激憤土謝圖汗,成果他本身被殺,恰好給了葛爾丹出兵的藉口。
厥後又給費揚古想到一個主張,他挑選了在昭木多三十裡以外的一個處所安營,這裡有一座小山,三麵皆是河,土拉河過庫倫向東,折返向北,一分為二,一在東,一在西,中間就是費揚古安營的處所。
偏巧他的長官巡撫恰是年羹堯,對這個總角之交也非常正視,專折保薦,升為夔州知府,再升川東道,年羹堯由四川總督兼管陝西,又保舉他做了西安藩司。
喀爾喀在瀚海以北,它的西鄰叫做額魯特蒙古,明朝成為瓦剌,瓦剌分為四部,此中的一個就叫準格爾,地在新疆伊犁,準格爾有個酋長叫葛爾丹,自主為準格爾汗,一意擴大,先向西攻入青海,再向南摧毀回部諸國,而就在這個時候,漠北三汗產生內鬨,給了他一個趁火打劫的好機遇。
吃飽了肚子,人也有了精力,費揚古和明珠商討,以為葛爾丹已成驚弓之鳥,隻盼著速戰持久。既然速戰於他無益,那麼,本身這方就要久拖,把他活活拖死算完